
□全媒体记者朱月皎 通讯员袁怡 陈琪惠
教师名片:
李阳生于1987年2月,37岁,辽宁鞍山人,毕业于沈阳音乐学院,美国俄亥俄大学青年访问学者,湖北文理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器乐教研室主任,大学生民族乐团指挥,竹笛专业教师。
竹笛是我国的传统民族乐器之一,距今已有近8000年的历史。竹笛因其清脆、嘹亮、优美的音色和丰富的表现力,深受人们喜爱。因其携带方便,艺术表演力较强,而成为普及率较高的乐器之一。
新学期,市老年大学新增一个竹笛班,李阳成为该校第一位任教的“博士研究生老师”。
老年人学竹笛好处多
2024年夏天,竹笛声吹入了襄阳市老年大学校园。带领老年学员们与这个古老乐器对话的,就是“博士研究生老师”李阳,一位80后。这是件新鲜事,老年学员们对竹笛这门课程有了更多的好奇与期待。
老年人学习竹笛有什么好处?
李阳介绍,对于老年人来说,吹奏竹笛可以增加肺活量,改善呼吸功能;根据曲谱,指肚在孔位间的灵活转换,能锻炼手指灵活性及手脑眼的协调能力。此外,多听、多吹、多了解音乐背景,能培养乐感,提升音乐感知能力,全面提升综合艺术素质。此外,竹笛外形小巧,方便携带,价格也比较亲民,适合老年朋友。
李阳表示,他在市老年大学校园里的教学目的,不仅是传授竹笛的吹奏技法,更是带领老年学员真正走进竹笛的世界,感悟竹笛艺术,共同传播竹笛文化。
旨在弘扬竹笛文化
如果说与竹笛的邂逅,缘于家庭的浸润和熏陶,那么,竹笛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和多样化的演奏风格,才是李阳后来爱上竹笛并不断学习深造的内驱动力。
9岁跟着舅舅学习竹笛,15岁考入沈阳音乐学院附中,读完本科和硕士研究生后,李阳又去国外攻读博士学位。
青春灿烂的人生前半程,李阳几乎每天竹笛相伴。
“它可以清脆明亮,描绘大自然的春夏秋冬,也可以激情高亢,重现英武壮烈的战斗场景,还可以婉转低沉,道出无尽的相思与惆怅……正所谓‘丝不如竹,竹不如肉’。竹笛是很接近人声的一件乐器,它可以很好地表达音乐情绪。”李阳说。
随着学习的深入,李阳与竹笛的对话也不再止步于国风音乐,“它可以演奏西洋音乐,还能诠释当代的流行音乐、爵士音乐……在大型民族交响乐队中,竹笛更是占据着不可或缺的地位,被誉为民族乐队的灵魂。”
2019年的一段留学经历,让李阳踏上传播竹笛文化的道路。
当时,他在美国俄亥俄大学参加国际音乐文化周活动,现场有十几个国家的音乐家联袂演出,演奏各自国家具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当李阳在现场演奏竹笛的时候,身后的大屏幕展示了每一位演奏者国家的国旗。“那一刻,我感受到,我代表的是中国,展示的是中国音乐文化,我要在国外传递中国的声音。”
因此,这些年来,李阳不仅在大学校园里教授竹笛课程,还经常参与各种学术、音乐交流活动,旨在多层面传播竹笛文化。
古老笛声伴“夕阳”
今年,在李阳与一位老年竹笛爱好者探讨、交流竹笛演奏的相关知识时,这位爱好者表示竹笛深受老同志的喜爱,建议李阳将专业的竹笛知识带进襄阳市老年大学。
在得到学校的大力支持之后,这个夏天,李阳将传播的触角从大学校园延伸到了老年校园,希望让这古老的笛声伴着“夕阳”,传播到更远的地方。
考虑到很多老年学员可能是零基础,新学期,李阳计划从竹笛的起源讲起,帮助学员们了解竹笛的“前世今生”。然后对学员们进行竹笛的基本训练,挑选一些老年朋友耳熟能详的歌曲进行教学,提升老年学员的学习兴趣。同时,他计划不定期举行一些沙龙文化活动,邀请老年朋友参加音乐展示会,交流学习成果,丰富教学形式,营造学习氛围。
据悉,新学年,除了李阳,市老年大学还新聘用了36名教师,平均年龄为47岁,拥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占89%。该校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年轻化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
《襄阳晚报》(20224年6月14日10版)
(编辑:张紫悦 审核:汪晓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