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徐勇 通讯员张格源
一位走失近30年的河南籍男子与其年逾八旬的母亲相认团聚,老人喜极而泣。这感人的一幕之所以能发生,得益于该男子自2017年进入襄阳市救助管理站后,工作人员一直没有放弃帮他寻亲。
今年6月19日是第12个全国救助管理机构“开放日”,为广泛宣传救助管理工作法规政策,充分展示救助工作成效,襄阳市救助管理站在襄阳火车站举行了大型宣传活动,并邀请社会各界人士参观该站。过去一年中一些不为人知的动人故事随之浮出水面。
“我们不仅要让临时遇困人员获得临时救助,还要让他们平安回家,尤其是那些因一些原因与家人失散的遇困人员,更是我们帮扶的重点。”该站站长管志伟说。
对于无法准确提供个人信息的遇困人员,该站在其入站1天之内,会通过全国救助寻亲网、今日头条等平台发布寻亲信息;在其入站7天之内,将报请公安机关采集人像、指纹、DNA等数据并录入数据库,进行研判甄别,同时持续开展寻亲工作,通过经常性的问询交流发现线索并及时进行核实。对于滞留在站里超过3个月仍无法查明身份信息的遇困人员,按照规定为其准备申报材料,办理落户安置。
2023年,该站救助临时遇困人员871人次,帮忙购买返乡车票395张,送医救治71人,提供寻亲服务225人次,安置4人……数据的背后,是一个个动人的故事。
救助工作不能满足于提供临时救助,更重要的是源头帮扶。该站为易走失人员建立了信息台账并定期回访,掌握其回归安置情况。2023年4月底5月初及11月,该站派人分组赴谷城、枣阳、宜城、老河口等地开展跟踪回访和帮扶救助工作,共计走访23户家庭,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
其中,谷城一户家庭因自身原因没有办理低保,走访小组当场会同当地民政局、村委会进行商讨,并持续开展跟踪帮扶,直至该家庭落实低保待遇。
此外,该站全年累计出动劝导车辆600余台(班)次,主动劝导近300人次,发放方便面3800余桶、矿泉水6200余瓶、御寒防暑物资1000余份;新建16个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为困境未成年人和留守儿童建档170份,开展各类主题活动62场,救助92名流浪未成年人,为存在焦虑、轻微抑郁、人际关系不良等问题的未成年人开展个案服务172人次,总治疗时长达180小时……
活动当天,该站还启动了今年的“夏季送清凉”专项救助行动,呼吁市民发现临时遇困人员后及时拨打24小时救助热线12345或0710-3058819;遇到职业乞讨者时,不建议盲目给予资金帮助,也可以拨打以上号码由专业人士提供帮助。
市救助管理站还公布了我市各救助机构的电话,襄阳市救助管理站:0710-3058819,襄州区救助管理站:0710-2768826,老河口市救助管理站:0710-8394995,枣阳市救助管理站:0710-6313939,宜城市救助管理站:0710-4212653,谷城县救助管理站:0710-7167846,保康县救助管理站:0710-5812356,南漳县救助管理站:0710-5231577。
《襄阳晚报》(2024年6月20日4版)
(编辑:杨淑雅 审核:刘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