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江网评论员 何程君
近日,商务部等9部门联合印发了《2024年家政兴农行动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此次兴“农”的对象,主要是脱贫人口和农村进城务工人员,从供需对接、品牌培育、政策支持等方面作了明确规定,为家政兴农行动打好提前量。
农民就业增收是一个老话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农业农村工作,说一千、道一万,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 此次实施家政兴农行动,就是乡村振兴路上的“授人以渔”,以家政服务业为切入口,授予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尤其是脱贫人口就业增收的“渔”,助力乡村振兴和发展服务消费双提升。
2021年,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宣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如此大规模的人口脱贫不是终点,而是迈向美好生活的新起点,接下来如何过上好日子,还需要踏踏实实地支撑。同年,商务部等部门发布《家政兴农行动计划(2021-2025年)》,通过家政服务业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开展有组织的技能培训和劳务输出,让脱贫人口“有人扶也能自己好好干”,外出务工能挣到钱,好日子就有奔头。实际上,国家引导和支持家政劳务向外输出,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市输送,也鼓励家政从业者返乡入乡创业,这“一来一去”促进了人口流动,激发了乡村发展活力,也加速了城乡融合进程。
为何要选择家政行业作脱贫人口就业增收的突破口?一方面,因为家政行业好入门,简单培训就能上岗。相较其他行业,没什么学历要求,时间灵活,投入少,亲友老乡都可以相互介绍,比较容易接触和上手;另一方面,家政服务市场需求大。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加速和 “三孩”政策放开,“一老一小”的照料需求明显增多。为破解“供需”难题,《方案》将“加强供需对接”列入第一方面,明确招聘用工、劳动对接、技能培训等问题,压实责任部门职责分工,积极拓展就业增收渠道。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奋斗的目标。尤其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路上,更是一个也不能少。对农村重点群体不仅要帮扶,更要“授人以渔”,培养“一技之长”,确保脱贫人口“应就业尽就业”。让脱贫人口和外出务工人员有奔头、有干头,钱袋子鼓起来了,生活才更有获得感和幸福感。
乡村振兴路上要多“授人以渔”,在就业帮扶政策上还要更接地气,考虑得更全面。当然,好政策更要宣传好、执行好、落实好,配套服务得跟上,解决好异地就医、子女上学、租赁住房等群众关心问题,才能让农村进城务工人员无“后顾之忧”。
编辑:王鑫
审核:黄金丽 终审:王雨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