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晚报讯【全媒体记者刘睎菁 通讯员杜冰洁】今年6月初,家住樊城区的王女士(化姓)顺产了一名男宝宝。在一次为宝宝洗澡时,王女士发现宝宝哭闹时肚脐部会隆起鹌鹑蛋大小的鼓包,于是,她立即带着宝宝到襄阳市中医医院就诊。
该院预防保健科主任何茹仔细观察宝宝的肚脐情况,确诊宝宝患新生儿脐疝,便采用脐疝贴为宝宝治疗。使用脐疝贴,可使脐部处于无张力状态,防止疝块突出。
经过5个疗程的物理治疗,宝宝脐疝症状消失。
据了解,脐疝在新生儿中发病率较高。肚脐部位的肌肉和皮肤相对腹部其他部位来说,是比较单薄的。宝宝在哭闹时,肠道容易发生位移,导致肚脐隆起。
如何预防脐疝?医生介绍,要保持宝宝脐部干燥、清洁;要避免宝宝过度哭闹、便秘、咳嗽等;要选择合适的纸尿裤,避免纸尿裤对宝宝脐部产生刺激;要做好定期检查,关注宝宝的脐部情况,如果发现异常,要及时就医。
专家提醒,早产儿身体机能弱,比足月宝宝更容易出现脐疝。脐疝贴可以促进脐疝愈合,防止嵌顿疝的发生。患儿接受治疗后,脐疝大多可在10天到30天愈合。病情较重、年龄较大的患儿需要更长时间恢复。如不治疗,通常80%的患儿可在1岁以前痊愈,90%的患儿会在2岁以前痊愈。患儿两岁后若脐疝还没有愈合,或者脐处的鼓包过大(直径超过2厘米)且有增大的趋势,则要请医生评估,必要时进行手术治疗。
《襄阳晚报》(2024年7月8日10版)
编辑:张紫悦
审核:罗安 终审:刘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