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漳县东巩镇:等腰三角大包寨

2024-10-16 09:51:28 来源:襄阳日报
俯瞰大包寨。

全媒体首席记者 安富斌 通讯员 闫光照/摄影报道

南漳县东巩镇石峡坪村麻城河白象岩之巅,有一座等腰三角状的古山寨,人们叫它大包寨。这是一座设计精巧、建筑精湛、风格独特的古山寨。白象岩巍然屹立,独峰高耸。大包寨依山取势,坐东朝西,呈等腰三角状屹立于山脊,向人们展示它那充满神奇,超凡脱俗的建筑科学魅力。

大包寨位于美丽富饶的麻城河北岸,地理位置特殊。历史上属于襄宜、襄荆交通要道的麻城河穿峡而过,四周古寨林立,古驿站、古商道、古民居星罗棋布。千米之内,密布着6座古山寨,实属罕见。空中鸟瞰白象岩独峰高耸,一座等腰三角状的古山寨,盘踞于海拔480米的独峰之巅。设立东西二个大门,寨房52间,呈“品”字状排列,寨墙高达6至9米。按照等腰三角形公式测算,大包寨底长约110米,高约73米,边长各约91米,整体面积约4000平方米。

大包寨属于典型的军事防御性古寨堡。军事防御设施尚存,碉楼、古炮台、射击孔、巡道、箭垛、瞭望台设施齐全,完好如初。除西大门略有损毁,东大门上的碉楼十分考究,设立内巡道,两边建有对称性箭垛、2组4个瞭望孔呈“田”字状排列,属于整个山寨等腰三角状的顶端,看上去错落有致,风格独特,给人一种幽深恐怖、戒备森严之感。

这是一座寨寺合一的古山寨。山寨中心制高点建有独立的关帝庙,面积约50平方米,内设神龛台,一尊高约60厘米的疑似关帝木雕神像,因年代久远已经风蚀模糊;庙宇旁设立枪炮局,疑为战时储藏枪炮军械之用。南漳有上千座古山寨,大包寨脱颖而出,是唯一呈等腰三角状的古山寨。

大包寨始修于什么年代,已无法考证。最早记载,明代初期已初具规模,由于年代久远,古碑已经风蚀,字迹漫漶不清。现存的碑刻、题记,均为晚清与民国时期的重修古寨记载。

民间传说,清嘉庆年间盗匪猖獗,逆麻城河而上的暴徒地痞蜂拥而至,来到麻城河“吃大户”摊派“耗银”(即钱币)盗抢群众财物,烧毁房屋,逼迫青年参与盗抢。当地民众奋力反抗,迅速组织青壮年成立“义勇队”,寨内备足滚木、擂石、火药,架起土炮,以燃火、悬旗为信号,开火打击敌人,炸死暴徒3人、炸伤10多人。

大包寨历经数百年风雨,仍然巍然屹立,仿佛一位饱经风霜的岁月老人,向世人诉说着它的历史和神奇。令人迷惑不解的三角大包寨,给我们留下许多未解之谜,需要用科学的态度,对它进行解剖与研究。

《襄阳日报》(2024年10月16日5版)

编辑:张紫悦

审核:黄金丽 终审:袁政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