陡沟河:文化赋能掀起乡村“研学热”

2024-11-22 10:08:53 来源:襄阳日报人阅读

襄阳日报讯(全媒体记者姜雁冰 通讯员徐文博 李靖宇)时下,走进陡沟河村樊庄,目之所及,处处五彩斑斓。村间步道曲径通幽,农家庭院干净整洁,渠水清澈地绕村而过,构成一幅美丽的山水田园画面。

“目前,我们讲课堂、非遗馆、木工坊、豆腐坊、昆虫馆、竹编坊、咖啡馆均已装修完毕,孩子们可随时来开展研学活动。”11月15日,在老河口市袁冲乡陡沟河村樊庄,老河口市乡阅文化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春梅告诉记者。

陡沟河村党支部书记周涛向记者介绍,陡沟河村依托当地资源禀赋和文化特色,打造研学教育实践基地,探索“文化+旅游+教育”发展模式,吸引了众多游客,走出了一条农文旅融合发展、强村富民的新路径。

据了解,自10月份各活动场馆开门迎客以来,当地的许多小朋友来此访奇寻秘。从自然奥秘到人文历史,从农耕文化到非遗技艺,都留下了同学们探索的足迹与成长印记。

杨春梅告诉记者,当前,他们可以同时满足600人的研学接待需求。研学课程按照《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立足乡村生产生活、文化、生态等元素,为不同年龄段学生设计了50多门富有实践性和趣味性的研学课程,涵盖劳动教育、红色教育、美育教育、户外拓展等四大课程体系。为了让前来休闲体验的游客能够留下来,他们正在整体推进民宿的建设。

“家长和老师对孩子们的传统文化教育都非常重视,我们觉得研学旅行的前景非常广阔。”杨春梅说。为此,他们将持续探索“研学+”发展模式,不断推陈出新,推动乡村研学可持续发展。

“以产带村、以村促产。研学基地的建设和运营为当地村民提供了就业机会。”周涛说,此外,村党支部和村民委员会还鼓励支持村民利用自家庭院开办农家乐、小茶馆等“庭院经济”,发展经营性产业,融入村里的研学产业中。

周涛说,未来,该村将依托生态和文化资源,深入开展以农耕民俗、传统手工技艺为特色的研学课程,同时带动特色农产品销售,将研学与农旅休闲相结合,带动乡村旅游发展,促进村民增收。

《襄阳日报》(2024年11月22日7版)

编辑:张紫悦

审核:金成岑 终审:王雨婷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