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江时评|顶尖名校生回流基层 来一场双向奔赴

2024-12-25 10:45:02 来源:汉江网

汉江网评论员 秦路杰

清北毕业生,入职浙江县级中学?浙江绍兴嵊州市教育体育局下属学校公开招聘教师,拟聘用人员有不少是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名校博士、硕士研究生,引发关注。虽然部分人认为顶尖名校生选择县级中学就业是屈才了,但也有一些网友表示,“待遇确实不错,而且高学历上升通道比较容易”“重点高校毕业的人才到基层任教是大好事,孩子需要这样的高质量老师去教育”。顶尖名校生回流基层,看似出乎意料,实则在情理之中。

近年来,各地不断加大对人才引进的支持力度,越来越多的名校毕业生在学有所成后,选择回到基层发光发热。他们有的发展生态农业,将自己的蔬菜大棚经营得有声有色,有的投身中小学教育,有的回乡当村官,有的则选择做“赤脚医生”……不同的是行业、岗位、城市,相同的是热爱、兴趣和坚定。基层既是人才成长的沃土,也是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舞台。高学历、高素质人才进入基层岗位工作,既是新时代基层发展向好的表现,也是高水平人才与基层治理双向奔赴的结果。我们关注的焦点,除了“高学历人才到基层值不值得”,还在于“这些人才能否融入基层,为当地发展作出贡献”,这离不开基层对青年人才全方位的支持。

既要“引进来”,更要让人才“留得住”。一方面,要合理配置人才资源,注重职业发展和人才培养,提升基层人才的胜任力和服务力。对标基层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要求,以人岗相适、用人所长、人尽其才为导向,向人才提供全面培训。另一方面,要从人才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出发,不仅用待遇留人,更要用事业、文化和一方水土留人,让人才有归属感。

基层是一所没有围墙的“学堂”。学历是踏入社会的“敲门砖”,却不能成为融入基层的“通行证”和“万金油”,学校里获得的知识往往是理论性的、学术性的,而实际工作是灵活的、复杂的,青年人才扎根基层,可能会面对基层工作的千头万绪、推诿扯皮。即使是顶尖名校生,也需要调整心态、转变角色,从实践中寻找解决办法,从过程中积累经验、找到状态、坚定信心,逐渐了解基层、懂得基层、融入基层,在基层山海里展鸿鹄之志,燃烧青春之火。

古人云:“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只有人岗相适,才能人尽其才。对于各地人才引进招聘单位和主管部门来说,要结合岗位需求出发,做到精准引才,通过安排实习实训、实践锻炼、考察研学等方式,对接发展、人才双向需求,开展“定向式”精准培、“订单式”精准育,建设一支引得来、留得住、用得上、带不走的人才生力军,为基层发展夯实人才基础。

编辑:崔怀宇

审核:黄金丽 终审:王婷


编辑:崔怀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