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江时评|以县城为载体,共绘城乡融合发展新蓝图

2024-12-25 10:46:33 来源:汉江网

汉江网评论员 田厚谊

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浪潮中,新型城镇化建设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进,成为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城镇化发展路径的不断优化,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逐渐崭露头角,成为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一环。

县城,作为连接城市与乡村的桥梁,是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支撑。它不仅是我国城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实现农业转移人口就近城镇化的重要平台。2022年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县城及县级市城区人口占全国城镇常住人口的近30%,预计2040年中国城镇化率将达78.6%,这一庞大的人口基数,为县城的城镇化建设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首先应充分尊重人口和产业向优势区域集聚和城市发展的客观规律,立足各地比较优势,顺势而为。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经济快速发展,在过去的城镇化进程中,“大城市化”一度成为主导方向,导致资源过度集聚、中小城市及小城镇发展滞后。而以县城为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则更加注重城乡协调发展,通过提升县城的综合承载能力,引导农业转移人口就近城镇化,加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从而缓解大城市的压力,促进城乡之间均衡发展。

其次,县城建设是扩大内需的重要引擎。与大城市相比,县城的投资消费潜力巨大。通过完善县城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提升县城的人居环境质量,可以进一步激发县城的消费潜力,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同时,县城建设还能带动周边乡村的发展,形成城乡经济循环的良性互动。

在推进县城建设的过程中,我们还需注重因地制宜、分类施策。不同类型的县城,其发展路径和重点任务应有所不同。例如,大城市周边的县城,可以积极承接人口、产业、功能转移,发展成为与邻近大城市通勤便捷、功能互补、产业配套的卫星县城;而具有资源、交通等优势的县城,则可以发挥专业特长,发展成为先进制造、商贸流通、文化旅游等专业功能县城,按照比较优势发展,形成竞争优势。

此外,推进县城建设还需注重保护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在城镇化进程中,我们要追求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生态文明下的现代化,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经济发展。同时,我们还应注重历史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让县城在现代化进程中保持独特的文化魅力。

综上所述,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是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途径。它不仅能够完善城镇化空间布局、扩大内需潜力,还能够促进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未来,我们应继续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完善城镇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机制、提高农业转移人口劳动技能素质等措施,为县城的城镇化建设提供有力保障。同时,我们还应按照比较优势,推动不同类型的县城实现差异化、特色化高质量发展。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让县城成为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源源不断动力和坚实稳定的支撑。

编辑:崔怀宇

审核:黄金丽 终审:王婷


编辑:崔怀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