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湘丽
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教材具有延展性,富有张力,虽然是课程的重要资源,但不是唯一的资源。教师不仅是新教材的使用者,也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和利用者。如果将教材文本比作一扇扇美丽的窗户,那么推开这些小小的窗户,就很容易找到连接生活、认识世界、步入知识殿堂的通道,看到窗外五彩斑斓的世界。
在小学科学课《用种子繁殖》一课中,教材主要介绍了种子的结构、发芽条件以及种植的基本步骤,然而,这些仅仅是基础知识,要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植物繁殖的知识,还需要进一步拓展,这也就是窗外的世界。教师可结合生活实例,引导学生思考不同植物种子的特点和种植方法,从而丰富教学内容。在讲授这一课时,教师首先让学生做足课前准备,课前鼓励他们采用观察、查阅资料等方法了解种子是怎样繁殖的,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的兴趣。
教学中,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解剖、观察种子的结构,设想种子的发芽条件并进行分组实验得出结论,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观察能力。其次,利用多种教学资源拓展教材,打开教材文本的窗户。例如可组织学生参观植物园或农田,实地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了解种子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拓宽学生的视野等。此外,教师可设计一些实验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如让学生亲手种植种子,观察并记录种子的生长过程等。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点,注意观察学生的反应和表现,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通过问卷调查、小组讨论等方式,了解学生对这一课题的兴趣点和疑惑点,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拓展和讲解。总之,拓展教材,使教材成为学生学习的一扇窗,让学生看到更美的风景,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还可提升他们的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
(作者单位:襄阳市荆州街小学)
《襄阳日报》(2024年7月4日7版)
编辑:杨淑雅
审核:周艺 终审:职战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