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娟
学校上课铃响后,要立马上课吗?我不赞成立马上课,原因是学生的心还不够静,往往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场景一:手忙脚乱,未收心。具体表现为:学生从操场或学校的其他场所进教室,还来不及适应新环境,进入教室后,在挪动凳子、翻找书本的嘈杂声中,教师已开始授课。
我们一起思考:看上去老师足够高效,但结果呢?恐怕大多数学生并没有听清开课3-5分钟老师讲的内容。这种“高效”只会增加学生的慌乱,不利于学生进入学习状态,也影响教学效果。
场景二:心绪不宁,未收神。具体表现为:上节课学生刚结束一场测试,或被老师训斥过,又或者刚参加完一场活动还未平复心情,下节课老师进教室明显感觉气氛不对,但没有采取气氛调节措施,马上上课。
我们一起思考:“高效”并不是建立在漠视学生情绪的基础上。收心除了收学生浮躁的情绪,还要收学生游离的心情。情绪是有价值的,当师生情感同频、学生热情高涨时,老师教学才显得游刃有余。
精彩的课前互动对上好一节课来说非常重要。只有有了好的开端,才可能有高效的课堂。
遇到上述问题,教师该怎么做呢?或者沟通、疏导,或者唱歌、做游戏,还可以组织学生复习一下上次课的知识,有时候只需要冷静一会儿,让学生找到上课的状态。小学生的情绪容易被感染,只要我们稍加用心,关注学生的实时动态,就可以创设、扭转课堂局面。
一个好的老师不仅要把课讲好,更要善于调控课堂气氛。高效课堂不仅指课堂具体教学过程高效,也应包括恰当的课前引导。
(作者单位:襄阳市第二实验小学)
《襄阳日报》(2024年7月11日7版)
编辑:王鑫
审核:罗安 终审:职战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