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媒体记者魏崴
今年暑假,在征得家长同意后,16岁的袁明浩与17岁的刘家铭背起行囊踏上向往已久的旅途。他们都是湖北文理学院附属中学高一学生,用16天游览了北京、拉萨、昌都、日喀则、成都,遇见了许多有趣的人和事,在一次次感动中收获了成长。这个暑假对他们而言,充满了挑战与惊喜。
他们在朋友圈宣布出游的计划时,不少朋友留言“青春没有售价,疯狂就在当下”,称他们这次是“说走就走的旅行”。他们表示,此次出行有详细的计划。作为未成年人,他们既要看风景,更要确保安全。
组成旅游搭子 途中各展所长
7月30日,袁明浩与刘家铭返回襄阳,两人的皮肤明显黑了不少,一提起旅行见闻,脸上的笑容就没断过。
“我本来计划一个人去旅行,刘家铭说想和我一起去。我们就结伴而行了。”袁明浩说,他14岁时就独自去了广东、云南等地,有一定出行经验。这次旅行有朋友做伴,父母也更放心。
“我很想去游览祖国的大好山河。”刘家铭说,每当读到书中描写风景的句子,他就会想如果是自己看了这些风景,会如何去描写?书本上的知识,像一颗颗渴望探索世界的种子默默扎根在他的心中,引导他前行。
“这些地方我向往已久,经常关注。出行前,我做了详细的旅行攻略,明确了总预算、每日行程安排、注意事项等,连抗高原反应的药品我都带了。”袁明浩说,做旅行攻略很琐碎,要查阅各种资料,算酒店到景点的路程和每顿饭的费用等。
与袁明浩不同,刘家铭是第一次在没有家人陪同的情况下旅行。
“妈妈很支持我,希望我能在旅途中得到锻炼。”刘家铭说,“有袁明浩做旅行搭子,我很踏实。我做事有时会漫无目的,袁明浩做事情逻辑性很强。”
在袁明浩眼中,刘家铭情绪管理能力很强。“他情绪稳定,遇事不急躁、不抱怨,和他一起出行很开心。”袁明浩说。
在这次旅行中,袁明浩拍摄了旅行视频,刘家铭写下了旅行感悟,两个人各展所长,应对各种困难,并用各自擅长的方式记录旅行的精彩瞬间。
领略大好河山 留下难忘记忆
“我们心中充满了对祖国的热爱。”袁明浩与刘家铭说,他们的最大心愿是去天安门广场看升旗仪式。
他们在7月17日晚上11点到达天安门广场。当时,天安门广场人头攒动,群众十分激动,但都在周围安静有序地等待着。
7月18日,伴随着雄壮的国歌和清晨第一缕阳光,袁明浩、刘家铭与众人见证了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庄严时刻。“我们感到无比骄傲与自豪。”袁明浩说,那一刻,开国大典、阅兵式……课文描写的场景,在他们脑海中接连浮现。
在旅途中,他们领略了祖国的大好河山,留下了许多难忘的回忆。
袁明浩、刘家铭从北京坐火车前往拉萨。由于没买到卧铺票,他们只能坐硬座。火车从北京开到拉萨需要约40个小时,袁明浩坐得脚都肿了,连鞋都穿不上了。
“在火车上,我们遇见了很多结伴出行的年轻人,两个大学生跟我们分享了学习经验。我们还参加了大合唱,唱了《蓝莲花》《海阔天空》,很多人站起来挥舞手电筒,车厢里充满青春自由的气息。”刘家铭说。
在拉萨,袁明浩、刘家铭去了布达拉宫、大昭寺、西藏博物馆,不仅学习了许多历史知识,还了解了许多风俗人情。
“有个藏族小男孩,让我印象深刻。他纯真的笑容让我久久难忘。”刘家铭说,这个小男孩八九岁,在拉萨的一条商业步行街上帮家人卖手串。他有只眼睛安装了义眼,但不羞怯,热情地与游客打招呼。
“这种乐观积极的态度很打动我。”刘家铭说,他买了手串后,小男孩还高兴地帮他戴上,夸他戴着很好看,然后欢快地跑到妈妈面前分享喜悦。
“阳光下,母子的笑容是那样灿烂,这种看似寻常的温情时刻,让我倍感温暖。”刘家铭说,外出的日子也让他格外思念家人。
“在家感受不深,出门后才真正理解了家人对自己的付出与关爱。特别是我在拉萨摔伤独自躺在酒店时,很想念妈妈。”刘家铭说。
刘家铭在拉萨骑车,不慎掉入大坑,手和腿流了许多血。妈妈通过视频通话告诉他:“这是锻炼意志力的时候,你迟早要学会一个人生活。”
妈妈的话像一剂强心针,让刘家铭拾起勇气。“放心吧妈妈,我已经长大了,我会勇敢面对一切。”刘家铭答道。
未成年人出游 安全放在首位
看着两人分享的见闻,不少同学表示,希望能像他们一样去旅行。对此,袁明浩、刘家铭说,未成年人要格外关注安全。他们在旅行中,经常与家人分享感悟,与家人、老师也随时保持电话联系。
“未成年人出行,千万不要一意孤行。”他们建议,若父母同意出行,在家庭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未成年人最好不要穷游,并做好旅行攻略,了解目的地的风俗习惯、气候特点。同时,要携带常用药品,受伤后千万不要强撑继续赶路。
袁明浩、刘家铭的家长如何看待这次旅行?
“妈妈支持我,非常尊重我的意愿,鼓励我带着梦想出发。”袁明浩说,“父母要忙于工作和照顾家庭,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旅行。以后,我要带他们去旅行。”
刘家铭的妈妈也十分支持他的决定,更希望他借此机会学会成长。
对于想要独自或结伴旅行的高中生,湖北文理学院附属中学办公室副主任周晓晓给出了建议。
首先,大多数高中生是未成年人,出行一定要征得家长同意。家长要了解孩子出行的目的,若不同意,应理性地分析拒绝的原因,不要斥责孩子,以免造成亲子关系紧张,刺激孩子的逆反心理。家长若同意孩子出游,要帮助孩子做好旅行攻略,要求孩子必须每天报备行程。
其次,孩子要考虑家庭经济情况与自己的身体素质,做到量力而行。要合理规划学习与生活,可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记录旅行见闻、自身感受。
《襄阳晚报》(2024年8月13日9版)
编辑:王鑫
审核:罗安 终审:王雨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