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地理教学中怎样创设主题式情境

2024-09-19 16:34:58 来源:襄阳日报人阅读

郑小雪

为落实“双减”政策和新课标理念,优化课堂教学,进一步探索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地理情境教学模式,把核心素养融入课堂教学中,作为一线教师,该如何创设主题式情境?

聚焦素养内涵,整合教材内容。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适应个人终身学习和社会发展所需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落实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是地理学科课程的关键任务。基于课标分析内容,明确学习任务,如“青藏地区”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的教学重点是探究青藏地区位置、地形等自然地理特征,从而突破青藏地区特殊的地理要素之间的联系这一难点,延伸到该地区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之间的关系。前者侧重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的培养,后者落实地理实践能力,并结合人地协调观开展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探究。从核心素养培养的角度出发,结合教学重难点搭建内容架构。

选择生活素材,创设整体情境。在情境中融入素材有利于课堂情境生活化、真实化,来源于生活的素材更有助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从而增强学科自信。该课以戍边战士陈祥榕的英雄事迹为背景,以“清澈的爱 只为中国”主题情境为载体,创设“走进青藏地区——我从平原来到高原,探究青藏地区——我看到藏民们幸福的生活”两个分主题情境贯穿整个教学主线,引导学生以边防战士的角色进入主题情境活动中,探究青藏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及对生产生活的影响,在有趣的课堂活动中去落实地理核心素养。

关注学生主体,细化教学实践。新课标强调,学生是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基于核心素养的地理教学应突出学生的自主探究和深度学习,分主题将情境内容细化,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该课将问题纳入分主题活动中呈现,依次预设学生自主学习,增设成果校验、合作探究的环节,锻炼了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针对自然环境对人们的影响,引导学生从衣食住行四个方面来分组探究特征、交流展示,帮助学生提升知识运用能力。通过细化教学实践,助推核心素养的提升。

(作者单位:襄阳市第二十七中学)

《襄阳晚报》(2024年9月19日7版)

编辑:王鑫

审核:金岑成 终审:职战新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