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艳
高中语文课承担着传承文化、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重任。对此,情境教学法的运用显得尤为重要,它能将知识融入生动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汲取知识养分。
游戏导入,寓教于乐。课程伊始,教师可设计富有创意的语文课堂游戏,如“成语接龙”“诗词填空”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在游戏中竞技、思考,不仅能巩固已学知识,还能快速进入学习状态。
开设公众号,延展课堂。利用社交媒体,教师可创建语文课公众号,定期发布与课程内容相关的文章、故事或是学习技巧。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在课外时间随时随地学习。学生的作品或随笔发布在公众号上,也是对学生的一种鼓励和肯定。公众号的丰富内容和互动形式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将学习活动往后延展,拉长教学链条,让语文学习不再局限于课堂。
拍摄短视频,融入新媒体。短视频是当下年轻人喜闻乐见的一种传播方式。教师可结合课程内容,要求学生写作短视频拍摄脚本。比如,讲解古诗词《望海潮》和《扬州慢》时,可设置如下教学情境:襄阳广播电视台现面向高中生征集短片拍摄脚本,主题为“从中国古典诗歌中寻找城市记忆”,请根据《望海潮》《扬州慢》相关内容写作短视频拍摄脚本,提升诗词写作技巧,从意象、意境以及拍摄手法方面感知古代江南城市印象,落实语言建构与运用的要求。
名著导入,经典引领。将经典名著片段引入新课,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能使学生在接受经典文化的熏陶中,提升对语文学习的兴趣,逐渐深入到对文本的分析和解读中。
(作者单位:襄阳市第五中学)
《襄阳日报》(2024年12月12日7版)
编辑:崔怀宇
审核:黄金丽 终审:职战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