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日报讯(全媒体记者韩犁夫)3月7日上午,市委农村工作会议举行。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吴海涛出席会议并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考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拉升标杆、奋发有为,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强市,为打造中西部发展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厚植“三农”基础。
市委副书记、市长杜海洋主持会议。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胡勇传达中央、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
吴海涛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过去一年,全市上下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扛牢“三农”工作政治责任,粮食种植面积、总产实现双增,农业产业化水平稳步提升,和美乡村建设成势见效,农民获得感持续增强,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但也要清醒认识到,我市“三农”工作仍存在不少短板。要发挥基础优势,正视差距不足,推动农业基础更加稳固、农村地区更加繁荣、农民生活更加红火。
吴海涛强调,襄阳作为全国10个夏粮主产区、全国20个大型商品粮基地之一,长江流域首个粮食产量过百亿斤的城市,要始终心系“国之大者”“省之要事”,切实增强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千方百计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乡村建设水平、乡村治理水平,奋力建设现代农业强市。要严守耕地红线,稳定粮食生产,加快建成新时代“鱼米之乡”的优质产区、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基地,坚决守住粮食安全底线。要慎终如始做好监测帮扶,提升帮扶资产管理质效,全面评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过渡期工作成效,坚决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底线。
吴海涛强调,要突出重点、抓住关键,深入实施“四项行动”,千方百计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要补齐短板建设“功能镇区”,顺应人口变化趋势,加强规划引领,完善公共基础设施、基本公共服务、产业配套服务,打造“小而精、小而美、小而富、小而特”的精致镇区。要善治善美创建“和美乡村”,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坚持因地制宜、生态优先、塑形铸魂,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要强链补链做强“实力产业”,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积极创建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深入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一体推进兴业、强县、富民。要抬高标准构筑“美丽路网”,扎实开展新一轮农村公路提升行动,推动安全提标、通达提标、净美提标,铺就乡村振兴的幸福路网。
吴海涛要求,要坚持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强化政治保障,落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责任,大力实施“两资三能”工程,不断做大增量、盘活存量。要强化组织保障,一体推进党建引领的经济社会组织建设,选优配强村党组织“两委”班子,持续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加强农村自治、法治、德治建设。要强化动力保障,全面落实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任务,更好激发乡村各类要素潜能。要强化机制保障,优化完善推进乡村振兴等相关考核指标,以真评实考促真抓实干、以真抓实干成真功实绩、以真功实绩展真品实才。
杜海洋在主持会议时强调,要切实扛牢使命责任,迅速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统一到省委工作要求和市委工作安排上来,以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抓实抓好“三农”工作,深入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要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强化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突出抓好保障粮食安全、建设功能镇区、打造和美乡村、发展实力产业等重点工作,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要狠抓春季农业生产,统筹做好农资供应、技术指导和农机服务,全力抓好自然灾害防范应对工作,为全年粮食增产丰收打牢基础。要全力抓好“三农”工作开局起步,大力实施“两资三能”工程,加大重点农业项目谋划、争取、推进力度,支持帮助重点农业产业化企业提能增效,全力确保一季度开好局、起好步,为全市首季“开门红”贡献“三农”力量。
市领导黄进、杨晶、张学林,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各县(市、区)、开发区党(工)委或政府(管委会)主要负责同志、分管负责同志,农业农村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以及各乡镇和涉农街道党(工)委主要负责同志参加会议。枣阳市、老河口市、襄州区、谷城县、宜城市在会上作交流发言。
《襄阳日报》(2025年3月8日1版)
编辑:张紫悦
审核:黄金丽 终审:肖雨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