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江网评论员 张琦(枣阳市国投集团)
3月20日,《人民日报》发布了《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进一步强化食品安全全链条监管的意见》,从田间到餐桌,给食品安全织了张“密不透风的网”。文件掷地有声,农业农村、市场监管部门联手,把食用农产品从种植养殖到市场准入全链条管严;肉类产品检查检疫出证信息化,散装液态食品运输要专车专用,连贮存、寄递、网络销售都纳入监管。层层硬核监管举措,为的就是守住老百姓的“命根子”,让老百姓吃得放心、活得安心。
全链监管,源头到终端不留缝。过去几年,地沟油、假羊肉、毒豆芽,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老百姓提心吊胆。《意见》直击痛点,提出产地准出与市场准入无缝衔接。农业部门管田间地头,查禁限用药物残留,推行承诺达标合格证;市场监管部门管批发零售,督促抽检,鼓励企业优先采购合格证产品,从源头把关、在流通堵漏。再看细节,肉类产品检查检疫出证信息化,禁注水肉,散装液态食品运输发准运证,专车专用,连贮存都要有制度、有检查。这力度,给食品安了“全程监控”,通过建立从生产、加工、运输到销售的全链条监管体系,利用大数据、网络订餐平台等技术手段,实现食品安全透明化监管,让违法行为无处藏身。文件还要求建立追溯目录、信息共享、风险防控、专项治理机制,给食品安全上了“多重保险”,提升了食品安全的可靠性,也让消费者更加安心。
责任压实,部门协同动真格。食品安全不是一家的事,得全链条齐发力。《意见》分工明确,生态环境部门整治土壤污染,农业农村部门主管种植养殖,市场监管部门抓好市场流通,地方政府扛牢属地责任,连乡镇都得盯紧,责任压实,环环相扣。《意见》还点明,职能交叉、监管盲区必须解决,不能让漏洞再坑人。彻底解决食品安全责任不清、监管脱节的问题,打破了“产地合格市场不认,市场查出问题产地不管,推来推去老百姓遭殃”的怪圈。《意见》要求信息共享、执法协作,问题通报、闭环处置,用制度把各部门拧成一股绳。特殊食品审批更严,检查员制度更实,连传统特色食品都得兼顾工艺和安全,这不是小修小补,而是动真格,让监管从“各自为战”变成“协同作战”。
民心所盼,监管落地见真章。民以食为天,安全大于天。《意见》落地得好,老百姓的“菜篮子”才能拎得安心。这张全链条监管的网,织得细、力度大,值得点赞。可“三分靠政策,七分靠执行”,网织得再密,也得人来撑。基层监管人手够不够?企业会不会阳奉阴违?老百姓的举报能不能及时处理?这些都是考验。基层得动起来,企业得守规矩,老百姓也得盯着点。舌尖上的安全,靠制度护航,更靠人心落实。别让“吃得放心”成空话,守住这底线,才是对民生的最好交代。
编辑:崔怀宇
审核:黄金丽 终审:肖雨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