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江网评论员 陈萌茹(共青团樊城区委员会)
当数字技术让基层治理进入“微距时代”,青年干部的成长路径正发生深刻嬗变。在贵州“村BA”篮球赛的赛场上,驻村干部既用无人机直播赛事盛况,又悄悄记下中场休息时大妈们关于公厕排队的吐槽;在雄安新区的建设工地,规划师们既在数字信息模型里推演城市脉络,又保留着走村串户画在笔记本上的方言地图。当年轻的手既能执望远镜规划未来,又能持显微镜雕琢当下,更善用透视镜把握本质,就能在时代浪潮中淬炼出真本领。
于“望远镜”里窥山河,在云端看见泥土的温度,做到高瞻远瞩谋发展。“风物长宜放眼量。”宁夏西海固的旱塬上,扶贫干部们曾用卫星遥感技术绘制“贫困图谱”,却在实地走访中发现地图上标注的“通村公路”实为羊肠小道。这个脱贫攻坚中的案例启示我们,青年干部的远见必须架设在科技理性与人性温度的双重支点上,实现“上接天线”与“下接地气”的辩证统一。四川凉山的“悬崖村”搬迁时,驻村干部们没有简单地执行搬迁指令,而是带着三维建模设备攀上2556级藤梯,将84户贫困户村民的居住数据与情感记忆转化为数字孪生系统。卫星地图标注的不只是新居坐标,更记录了老人对核桃树的牵挂、孩童对山泉水的眷恋。这种“数字+人文”的双重视野,正是新时代望远镜思维的生动注脚。当代青年干部的望远镜思维,既要看到五年规划中的宏图伟业,更要看清群众眉头紧锁的忧愁,才能在时代洪流中找准服务人民的坐标点。
于“显微镜”下见真章,在针尖上跳好治理之舞,做到精益求精抓落实。“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在杭州市行政服务中心,“最多跑一次”改革是对11354件事项清单的逐字推敲。政府工作者为核实房屋过户需提交的材料,连续三个月蹲点房产交易窗口,记录下群众反复补充材料的百余个具体情形,这种“毫米级”的政务优化工程,正是显微镜思维的生动写照。广州黄埔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率先完成国家区块链应用试点项目企业链上服务,绘制了2195家企业信用画像,有效促成企业之间供需精准对接近百单,让企业真正实现“零材料办理”,构建出涵盖“区块链+亮码办事”、电子签章、信用共享、告知承诺审批、不见面线上审批等服务功能的“区块链可信+”体系,刷新了黄埔“加速度”。就像故宫文物修复师用放大镜仔细寻找留存于古画上的岁月痕迹,当代青年干部要在便民服务事项的“毛细血管”中发现不易察觉的细微“梗阻”,在政策落地的“末梢神经”处感知百姓冷暖,努力让治理精度化为民生温度,实现“城市管理像绣花一样精细”。
于“透视镜”中鉴实质,在纷繁世相中洞见本真,做到穿越浮云见月明。“莫看江面平如镜,要看水底万丈深。”城市不仅能向上生长,更能向下扎根。雄安新区的规划展厅里,一个“地下管廊”的模型常引发参观者的惊叹,这个“看不见的工程”背后蕴藏的是“先地下、后地上”的理念,更彰显出“功成不必在我”的政绩观。上海长三角一体化最大工程“虹桥枢纽”的方案即将定稿时,专家们打开立体化结构化的透视视角,提出预留地下一层空间的设想,最终虹桥商务区核心区的地下空间建筑面积达到260万平方米。恰恰是这个最容易被忽略的地方,让虹桥从上至几万英尺高空到深入地表之以下的空间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心脏”和大枢纽。青年干部要像CT扫描般穿透表象窥见本质:看到网红公路打卡热,更要看清交通承载力的极限;面对直播带货的狂欢,必须从中透视产业链的薄弱环节。学会从工作中看似平常的现象透视和解读出深层次丰富内涵,培养建立起穿透表象的洞察力,我们方能收获破解社会治理复杂问题的金钥匙。
编辑:崔怀宇
审核:黄金丽 终审:肖雨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