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怒放春意浓

2025-04-10 09:34:39 来源:襄阳日报

徐州日报记者 杨振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每到牡丹盛开之际,徐州各地的牡丹园热闹非凡,人们扶老携幼前来赏花,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欣赏,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与延续。牡丹文化融入徐州人的生活,成为城市文化的一部分。

特色活动引领春日新体验

走进徐州园博园,数万株牡丹长势正盛,枝头花苞紧实,花瓣层层堆叠,在春日暖阳下孕育着蓬勃生机,即将绽放。

据了解,徐州园博园牡丹园总面积近2万平方米,规模宏大、规划科学,拥有诸多珍稀品类,精心引进花王、日月锦、金桂飘香等40余个牡丹品种。

同时,徐州园博园充分利用牡丹花海这一景观要素,深化文旅融合,不断升级旅游产品,开发新主题、引领新玩法,以新质生产力引领园区融合发展。

去年,徐州园博园举办首届花朝游园会,百余名国风达人在望山依泓园开启花朝盛典,为广大游客奉上百花祈福、花神献瑞展演等“国风盛宴”,现场精彩纷呈,美不胜收。

活动当天,百余名国风达人和汉服爱好者组成巡游方阵,从望山依泓园出发,经牡丹园后抵达清趣园,带领游客领略园博园风光。牡丹园现场设置投壶、蹴鞠、射箭、击铜钱等传统小游戏,欢声笑语不断,游客沉浸式感受传统文化魅力。

“这次活动是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文旅融合发展的全新尝试。”徐州园博园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徐州园博园将进一步推陈出新,在赏花这一传统项目基础上,创新推出更多玩法,精心策划互动手作、体验打卡等一系列趣味活动,让游客在赏花之余,拥有更多新奇体验,全方位沉浸在轻松欢乐的氛围里,收获一段难忘的游园记忆。

徐州园博园坐落于主城东南的吕梁山悬水湖畔,占地面积大,汇聚39个省市级展园、10大国际展园以及多个公共展园。此外,这里还有6名院士和4位大师精心设计的10大主要场馆建筑群,是徐州东南片区的一张耀眼生态名片。

当前,徐州园博园正举办盛大的花海大地艺术季·国际稻草艺术展,活动从3月29日持续至5月5日,规模是往届的三倍,以“奇迹”为主题,分为奇迹宇宙、奇迹森林、奇迹海洋、奇迹徐州、奇迹的你和奇迹乐园六大篇章。其间,数万株牡丹在4月中旬于悬水湖畔盛放,为主办方同期举办的大地艺术季活动增添极致的春日浪漫。

国色牡丹撬动文旅新活力

徐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彭祖故国、刘邦故里、项羽故都和苏轼故地,是一座有山有水有故事的城市。

近年来,徐州围绕文化强市建设,传承保护历史文脉,打造彭城七里,打响“国潮汉风”“快哉徐州”文旅品牌,将“彭城七里”轴线97处、235个历史遗存编织成可触可感的叙事网络,绘就文旅相融“彭城图景”,构建起“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消费场景,让游客在品味历史醇香的同时,带动消费市场春潮涌动,成为向世界展示汉文化的重要交流窗口和区域精神文明高地。

在千年古城解锁文旅“流量密码”中,国色牡丹发挥着重要作用,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游玩。除徐州园博园外,市民与游客还可在徐州诸多景点领略牡丹的绰约风姿。

淮塔园林牡丹园位于淮塔南大门入口处东侧,于2009年10月建成。这里的牡丹从山东菏泽引进,其中姚黄、赵粉、豆绿、冠世墨玉、葛巾紫、黑花魁、魏紫、白雪塔等均为牡丹名贵品种。

位于三环南路的泉山森林公园,自2000年起陆续从山东菏泽和河南洛阳引进牡丹。为延长赏花期,泉山森林公园在牡丹园内间植了芍药。每年4月中上旬,牡丹竞相怒放,“夺尽春光胜尽花”,令人流连忘返。

牡丹不仅是装点城市的自然美景,更是推动文化传承与旅游发展深度融合的关键要素。眼下,徐州各地的牡丹园相继开放,吸引市民纷纷前来打卡。这一现象不仅彰显了市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更见证了徐州在文旅融合领域迈出的坚实步伐,让城市于春日之中绽放出独具一格的魅力与活力。

《襄阳日报》(2025年4月10日5版)

编辑:杨星

审核:金成岑 终审:职战新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