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江时评|“花经济”如何从“刹那芳华”到“四季常青”

——以尹集乡为例探索乡村文旅发展路径

2025-04-15 16:21:54 来源:汉江网

汉江网评论员 李从从尹集乡人民政府

春日的尹集,繁花似锦,“赏花经济”成为带动尹集乡文旅发展的重要引擎。然而,花期短暂、业态单一、同质化竞争等问题,让许多地区的“花经济”昙花一现,尹集乡也面临着同样的难题。如何让“花经济”真正实现持久繁荣?还需从文化赋能、产业链延伸、沉浸式体验、城乡融合与多方协同等方面发力,将“刹那芳华”转化为“四季常青”的可持续动能。

以文化基因注入,破解同质化困局。花卉不仅是自然景观,更是文化符号的载体。以花为媒,挖掘本土文化底蕴。尹集乡可依托“莫家古驿”等历史遗迹,将花卉与山水田园文化、诗词文化、乡愁文化、荆楚文化、三国故事相融合,开发“桃园结义”等主题剧本杀,让游客在赏花中体验历史文化。以花为媒,打造文化衍生品。借鉴洛阳牡丹口红、武汉樱花雪糕的成功案例,打造桃花岭的桃胶养生粥、荷花湖荷叶茶品牌效应,开发出形式新颖,具有品牌影响力的文创产品。以花为媒,构建节庆品牌矩阵。突破单一赏花模式,经济主体可以结合中国传统节日、国际节日、运动项目相结合,策划举办“七夕”相亲婚庆活动、“儿童节”亲子活动、“健康跑”“丰收节”等系列活动,形成赏花、婚恋、亲子民俗等活动体系。

延伸产业链条,从“看花”到“用花”。尹集乡的“赏花经济”目前主要途径是,经济体通过举办“桃花节”“杏花节”等系列活动带动景区门票收入、餐饮消费,方式单一,如果不进行深入开发,仅停留在这两个方面,其价值必然受限。“花经济”必须与当地优势资源相融合,延伸花卉全产业链长度,推动农旅深度融合。就尹集乡而言,一方面可以将花卉种植与教育、科研结合。借助尹集大学城的优势,校企联合设立花卉研究实验室,根据企业需求开发新品种,有条件可以联合建设“调香体验工坊”,吸引学生与游客参与。另一方面加强数字赋能精准营销。利用襄水电商产业园资源,推出“花海直播”原创短视频大奖赛,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作高品质的爆款产品,发起“最美尹集花景”摄影赛等活动,通过大数据分析游客偏好,动态调整花期活动与产品供给。

多业态融合发展,拓展“花经济”广度。一是打造沉浸式场景,延长消费链条。推出“生态花艺课堂”,让游客参与植物种植、枝叶修剪;在油菜花田中搭建“星空露营基地”,配套花田音乐会、露天电影;提供插花、茶道等文化体验;打造“夜游花海”项目,利用光影技术呈现花卉的动态之美,形成昼夜联动的消费场景。二是发挥区位优势,拓宽发展空间。依托襄南大道、白云路等交通网络,开通“花季旅游专线”,串联凤凰村、青龙村、姚庵村、木桥村等节点,形成“半小时赏花圈”。借助大学城、金源广场优势,建设“青年创客花市”,吸引大学生开发花艺IP。三是政府扶持,筑牢可持续发展根基。“花经济”的持久繁荣离不开政府的支持。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给予租金补贴、税收优惠等支持,鼓励商户创新经营模式,优化商业布局与业态。

尹集乡的“花经济”已迈出从“景观”到“经济”的第一步,但要让其真正成为乡村振兴的“强引擎”,仍需在文化、产业、创新上久久为功。唯有将花卉的自然之美升华为文化之美、产业之美、生态之美,才能让每一片花海不仅绽放于春日,更滋养四季。

编辑:杨星

审核:黄金丽 终审:刘明


编辑:杨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