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媒体记者吴芳 通讯员孟曦 文/摄
5月1日,在位于枣阳的湖北省精品果园示范基地,32岁的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苗国存正在给一颗颗黄桃套袋。他用10年时间将一颗小黄桃做成了年产值超9000万元的“黄金产业”,带领上千农户走上致富路。
2015年,从华中农业大学果树学专业毕业的苗国存回到家乡枣阳种桃,成立湖北三棵苗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他靠着10万元启动资金,联合43户农户成立合作社,开启创业之路。
苗国存说,2019年,由于对灌溉条件、土壤肥力等问题估计不足,加上团队管理跟不上,200亩桃子产量未达到预期,损失近40万元。
调整种植结构、优化人员管理,疏果、套袋、施肥、剪枝……一系列调整后,桃子成本降低了,产量上去了,口感更好了。经过包装设计、宣传后,订货电话一个一个地打进来。
“以前种桃靠天吃饭,现在跟着苗总干,亩均增收3000多元。”合作社社员老张笑着说。目前,公司已在枣阳市内建立了9个示范基地,发展面积超过15000亩,并与6个优质桃合作社紧密合作。同时,在河南、湖南、贵州、重庆等地建立13个示范基地,带动1100多户农户种植黄桃,总面积达到45000多亩,社员户均年收入超8万元。
苗国存创新推出“科研院所+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管理模式,与中国农科院等科研机构合作,引进42个新品种,培育出鲜食与加工两用的黄桃系列,大大提升了产品附加值。
“每个桃子都有‘身份证’。”苗国存介绍,基地应用物联网技术,实现全程可追溯。通过智慧农业系统,农户用手机就能掌握桃园温湿度、病虫害情况。
“乡村振兴需要年轻人扎根土地,我会一直坚持下去。”他说。
《襄阳晚报》(2025年5月6日4版)
编辑:杨星
审核:李云飞 终审:肖雨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