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江时评|拧紧制度螺栓,让“紧日子”成为党员干部新常态

2025-05-23 16:50:55 来源:汉江网

汉江网评论员 吴峻松(中共襄城区委组织部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新修订的《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以刀刃向内的勇气和与时俱进的智慧,进一步拧紧党政机关带头过紧日子的制度螺栓。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刻领会过紧日子的精神实质,把过紧日子作为新常态,在厉行节俭中锤炼党性初心,在艰苦奋斗中办好民生实事,交出让党和人民满意的作风答卷。

拧紧思想“总开关”,让节约理念入脑入心。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党执政后能不能坚守住艰苦奋斗精神,是对党的一个重大考验”。从革命战争年代的“红米饭南瓜汤”到新时代的“过紧日子”要求,厉行节约始终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鲜明底色,节约不仅是行政成本问题,更是检验政治立场的“试金石”。广大党员干部要逐字逐句研读《条例》原文,重点把握“预算刚性约束”“新能源公务车优先”“禁止变相建设楼堂馆所”等新增条款,深刻认识“过紧日子”是对党和人民事业的责任担当,是反对“四风”的具体实践,从思想深处摒弃“浪费无碍”“小节无害”的错误观念,以“锱铢必较”的节约精神,让艰苦奋斗成为永不褪色的政治底色。

锤炼执行“硬功夫”,让节约要求落地生根。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执行的关键在于责任落实。从“舌尖上的浪费”到“车轮上的铺张”,从“会所中的歪风”到“面子工程”的顽疾,条例的修订与实施标志着作风建设进入新阶段。广大党员干部要当好节约行动的“践行者”,做好制度落实的“监督者”,建立常态化自查机制,对经费使用、物资采购等重点领域开展“地毯式”排查,对发现的“打擦边球”“隐形变异”等问题敢于“亮剑”,主动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公开“三公”经费使用情况,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将节约理念融入决策、执行、监督全流程,让“紧日子”成为新常态,以政府的“紧”换取百姓的“松”,以党风政风的“清”滋养社风民风的“淳”。

涵养长效“生命力”,让节约文化蔚然成风。长效化的最高境界是将制度要求转化为行为自觉,反对浪费是一场持久战,必须在守正创新中久久为功。广大党员干部要从日常工作的“细枝末节”处培育节约文化,从双面用纸、空调控温、人走灯灭等小事做起,让节约成为习惯,在生活作风上严守公私界限,坚决反对“特权思维”,不以“工作需要”名义搞特殊化,同时发挥“家庭纪委书记”作用,将节约理念融入家风建设,以身作则教育好身边人。广大党员干部的行动是最生动的“风向标”,要通过示范引领带动社会风尚,主动走进社区、学校开展“节约宣讲”,在文明城市创建、基层治理中倡导简约朴素的生活方式,让党政机关的“紧日子”理念转化为全社会的“节约共识”。

编辑:崔怀宇

审核:黄金丽 终审:李云飞


编辑:崔怀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