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晚报讯【全媒体记者赵亚丽 通讯员万辉 严红】近日,襄州区检察院干警将一份由司法机关、用工单位、社会组织联合制定的《家庭教育指导方案》交到小金(化姓)父母手中,为这个“无声”的困境家庭奏响守护少年的“有声”乐章。
2024年2月,17岁的小金伙同他人盗窃财物,涉案价值6000余元。今年3月,案件移送至襄州区检察院办理。
检察官调查发现,小金失足源于特殊的家庭因素——他身体健全,但父母均为聋哑人,一家人仅靠简单手语和肢体动作交流。长期沟通不畅,致使家庭教育严重缺失,小金在成长中迷失方向。
“我们没教好孩子,心里难受,我们的话,他听不明白……”面对检察官,小金的母亲用手语表达自责。
为全方位挽救小金,襄州区检察院举行公开听证会。会上,检察院聘请专业手语翻译,确保小金父母理解听证内容并表达想法。同时,邀请小金父母所在工厂的厂长以合适成年人和市政协委员双重身份参会。
“小金父母因沟通受限,在工厂只能做基础体力活,收入低且工作时间长,客观上压缩了与孩子沟通的时间精力。”厂长介绍,“他们不是不想管孩子,而是不知怎么管,也常没时间管。”
听证会上,各方围绕助小金重回正轨展开讨论。厂长承诺调整其父母工作班次,方便他们照顾家庭,并利用市政协委员身份链接社会资源;社工组织代表表示将为小金提供心理疏导,还计划教他基础手语,促进家庭交流。
小金犯罪情节轻、积极退赃、真诚悔罪,且家庭特殊困难有改善方案,6月6日,襄州区检察院综合考虑以上情况,对小金作出相对不起诉决定。
检察官向小金宣告决定时,将《督促监护令》和《家庭教育指导方案》交给其父母。该方案包含特殊家庭沟通技巧建议,还明确社工跟进、社区资源对接等后续支持措施。
“我认识到了错误,今后一定遵纪守法,不让父母操心,靠努力回报父母和社会。”走出检察院,小金挽着父母,向检察官郑重承诺。
《襄阳晚报》(2025年6月17日4版)
编辑:杨星
审核:金成岑 终审:王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