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汽车职业技术学院特色专业展示

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赋能区域智造产业的特色人才培养高地

2025-06-25 10:00:25 来源:襄阳晚报
学生在实训(资料图片)

襄阳汽车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紧扣“中国制造2025”战略,深度对接襄阳“144”特色产业集群,以“产教融合、双师引领、课赛融通”为核心特色,构建了兼具区域服务力与行业引领性的专业发展体系。

专业精准对接襄阳汽车制造、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需求,联合北京精雕等20余家龙头企业,打造集“人才培养、技术服务、技能培训、技能鉴定、创新创业”于一体的产教融合共同体。依托中德先进制造产业学院,共建智能制造实训基地,引入企业真实生产线,开发《冷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等活页式教材,将企业典型任务转化为教学项目。与东风日产襄阳工厂、湖北新火炬科技等企业共建订单班,实施“企业项目进课堂、学生实训进车间”的“双进”模式,实现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无缝衔接。近三年,学生参与企业技术改造项目12项,解决生产难题23个,其中“汽车摇臂轴磨床上料机”等3项专利已实现产业转化,年产值超过500万元。

专业以龙思达“双师型”教师培养基地为依托,构建“基本技能→理论强化→跟岗学习→顶岗实习”四阶递进培养体系。现有专任教师中“双师型”教师占比达70%,省级技术能手3人,企业兼职导师15人。教师团队年均下企业实践超过600学时,主持省级以上科研项目8项,获国家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12项。在教学中推行“教师即工程师、教室即车间、作业即产品”的教学模式,将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挑战杯”等赛事标准融入课程考核,近三年指导学生获国家级竞赛奖项5项、省级奖项23项,其中“电磁动力”创新创业项目获湖北省金奖,实现技术转化收益30万元。

专业以智能制造专业群为载体,形成“技术研发-技能培训-就业服务”三位一体的社会服务体系。为襄阳楚云机电等企业提供数控设备维护、工业机器人调试等技术服务,年创造经济效益超过200万元;面向区域企业开展“1+X”数控车铣加工等职业技能培训,年均培养技术骨干300余人,其中为北京精雕集团定制培养的50名毕业生已成为企业技术主力。

机械专业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三年保持在98%以上,其中85%服务于东风日产、湖北中航精机等本地企业。

(襄汽宣)

《襄阳晚报》(2025年6月25日3版)

编辑:张紫悦

审核:金成岑 终审:刘明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