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自制的“贪吃蛇”游戏demo来应聘,后来参与设计出“铁路测量神器”

专业不对口的他如何成长为技术骨干?

2025-06-30 11:17:19 来源:襄阳晚报
杨冬冬(中)与同事测试“二维激光测距仪”(受访者供图)

□全媒体记者徐勇 通讯员王斌

6月27日,位于襄阳伺服技术产业园的襄阳联杰机电股份有限公司内一片繁忙。今年,该公司厂区面积扩大了一倍,员工人数翻了一番,产品远销70多个国家。对此,公司创始人吕肖晗说:“公司最大的收获不是赚了多少钱,拓展了多少个国家的市场,而是能招到像杨冬冬这样的人才。”

专业不对口,拿着自制的“贪吃蛇”游戏demo来应聘,靠着不断自学,最终成长为参与设计出“铁路测量神器”的工程师,这位90后小伙的身上发生了什么故事?

杨冬冬在大学学的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与研究大型机械相比,他逐渐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里的单片机产生了浓厚兴趣。

“这并非完成某一个逻辑芯片,而是把一个计算机系统集成到一个芯片上,相当于制作一个微型计算机。”杨冬冬说,“输入指令就能让机器动起来的感觉让我着迷。”

襄阳人社部门每年春秋两季组织校招,杨冬冬与襄阳联杰机电股份有限公司的初遇便源于此。起初,因专业问题吃了闭门羹,但杨冬冬并没有放弃,而是买来开发板,把课余时间几乎都投入到自学中。几个月后,他做出了一款“贪吃蛇”游戏demo。

当杨冬冬带着这个“敲门砖”再次来到襄阳联杰机电股份有限公司的招聘展位时,该公司招聘负责人当即认可了他的潜力和自学能力。“下周来技术部报到!”这句话,开启了杨冬冬的跨界之旅。

入职后,杨冬冬开始了“默默观察,主动学习”。看到前辈执行任务时运用相关技术,即使与自己当下工作无关,杨冬冬也会自行摸索:需要电路仿真就学Saber,需要用Python做数据处理就“啃”文档……

机会青睐有准备的人。当硬件工程师离职时,从未独立负责过PCB设计的杨冬冬已储备了足够的技能,顺利接手工作,这种能力让公司领导刮目相看。

2024年,广州铁路局提出需求,能否改变靠工人肩扛L形道尺(测量工具)在高温下辛苦作业且误差较大的轨道测量方式?

作为主力攻关成员,杨冬冬全力投入研发。连续的调试、修改、失败、再尝试成了家常便饭。最终,团队通过优化算法(特别是双轴角度补偿算法消除支架晃动影响)得出了精确的空间坐标,克服了传统工具仅靠人工度量带来的误差问题,设计出“二维激光测距仪”,不仅将测量精度精确到±5毫米,数据还能直接导入施工设备,显著提升了作业效率,改善了工人的劳动条件。

从为通过面试而自学单片机知识的大学生,到通过研发解决行业痛点的技术骨干,驱动杨冬冬不断学习取得突破的动力是什么?他坦言:“最开始是为了自娱自乐,但现在,看到自己设计的设备能在工地上真实地解决问题,减轻工人的负担,这种被市场认可的价值感完全不同,这让我觉得学有所用。”

对于未来的规划,杨冬冬的目标与公司一致。“公司的目标是成为世界知名的铁路设备供应商,我也要努力,与公司一起成长。”他说:“公司每年都在进步,目标清晰可见。从20人到70人,产品进入70多个国家……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发展。”这位年轻的技术人才,正稳步走在推动中国制造业升级的道路上。

《襄阳晚报》(2025年6月30日3版)

编辑:周艺

审核:罗安 终审:刘明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