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为小区业主,每月停车费为何相差260元?

东风春城小区停车收费“双轨制”调查

2025-07-01 09:57:08 来源:襄阳晚报人阅读
东风春城小区地面车位停满车辆

□全媒体首席记者李兴会 文/摄

随着私家车增多,老旧小区“停车难”成为城市治理痛点,由此引发的矛盾频频出现。近日,樊城区东风春城小区的业主王先生向记者反映,同为小区业主,有人每月仅交40元停车费,他却要交300元,相差260元。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停车收费新老有别

“都住在这个小区,别人停车按业主标准交费,为何我停车按商户标准交费?”于2023年购买东风春城小区住宅的王先生说。

原来,他收到物业通知,其车辆需按商户标准每月交纳300元停车费。这让他难以接受,因为他了解到,小区其他业主的停车费为每月40元。

“我买了小区的住宅,是这里的业主,为什么不能享受同样的停车待遇?”王先生说。

对于王先生的疑问,小区物业负责人徐经理表示,收费存在差异属实,但这是小区车位资源有限及既定规则影响下的“无奈之举”。

记者在东风春城小区看到,这个集住宅与商业于一体的混合小区,地面空间有限。徐经理介绍,小区共有住宅业主222户、商业业主(商户)885户。早在2018年6月,为缓解“停车难”,物业在征得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派出所及消防部门同意后,在地面施划了100个标准车位。即便如此,车位缺口依然很大。

“僧多粥少,只能想办法分配。”徐经理说,经多方会议协调并征求业主意见,最终根据建筑面积比例(住宅60%,商业40%)对这100个车位进行了分配:住宅业主分得60个配额,每户限登记1辆车,每月仅收取40元服务费(不含车位占用费);商户则无固定配额,其车辆不得长时间占用地面车位(超过30分钟按临时车计时收费:停车30分钟至2小时收费5元,后续每小时加收2元)。商户若有长期停车需求,可选择将车停入收费更高的地下室(360元/月,含300元车位占用费和60元服务费)。

“‘住宅业主优先,限制商户地面停车’的核心规则,出发点是为了最大限度保障住宅业主的基本停车需求。”徐经理说。然而,即便有此规则,登记进入系统的住宅业主车辆已接近180辆,60个车位早已供不应求。

三方协商达成共识

对于王先生这类“新购住宅业主按商户标准交费”的情况,徐经理表示,这并非物业单方面决定的,而是社区、业主代表、物业三方共同商议的结果。

为解决日益尖锐的停车矛盾,2020年9月19日,由小区所在社区牵头,组织小区业主代表(包括楼栋长、单元长、党员代表)及物业公司,在社区会议室召开专题会议。会议形成关键决议:当天起,物业不再新增录入可停到地面车位的住宅业主车辆;已录入系统的唯一车辆(通常对应早期业主),继续按40元/月标准交纳地面车位服务费;业主新增车辆(无论是否首辆车)及原有第二辆车,一律停放到地下停车场,费用统一为300元/月。

王先生作为2023年才入住的新业主,其车辆自然无法再停到早已饱和的60个地面“福利车位”,只能适用会议决议的第三条,按300元/月的标准停到地下停车场。

寻求良策步履维艰

东风春城小区所在社区的负责人对记者说,该小区地处繁华商业区,加上历史遗留问题,停车矛盾异常突出。多年来,在街道办事处的指导下,社区与物业公司多次联动,试图寻找更优解。

徐经理坦言,物业方面为寻求破局之道付出了诸多努力:通过悬挂横幅、群发短信、设置展板、发放问卷等多种形式,广泛征求业主意见和解决方案。例如,2022年6月5日,物业专门印发了《东风春城小区住宅业主停车方案调查问卷》,提出了包括“轮流停”“谁先回来谁先停”“抓阄决定”“价高者停”4种具体方案供业主选择,并开放业主自提方案。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业主支持维持现行的停车方案。

“我们非常理解新业主的感受,也迫切希望能找到更公平、更能满足需求的方案。但现实是,在现有空间有限的情况下,任何调整都可能引发新的矛盾。”徐经理的语气中透露出无奈,“维持现状,似乎成了当前阻力最小的选择。但我们的大门始终敞开,欢迎任何有建设性、可操作的良策。”

东风春城小区的停车收费“双轨制”,是特定历史条件下,在稀缺的公共资源面前,通过特定程序形成的分配方案。它暂时缓解了紧迫的矛盾,却在业主群体内部制造了新的不公感。樊城区住建部门相关人士表示,王先生的困惑,不仅是个体的诉求,更是城市快速发展过程中,众多老旧小区在有限空间与激增需求之间如何寻求动态平衡的缩影。破解这一困局,需要物业与业主的互信沟通,需要社区基层组织的智慧协调,更需要城市规划与管理的长远眼光与切实投入。当“增量”空间难觅,“存量”资源该如何更公平、更有效地分配?这道题,考验着城市治理的精细化水平。

《襄阳晚报》(2025年7月1日3版)

编辑:王鑫

审核:黄金丽 终审:王婷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