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俊林
办公室墙上挂了一副约六尺对开的横幅,“剑胆琴心”,草书字体,飘逸洒脱,笔老墨秀,遒劲有力,看得出书者功底深厚。字意不难理解,是形容人刚柔并济的品格,出自元代吴莱的《寄董与几》:“小榻琴心展,长缨剑胆舒。”从哲学角度来看,“剑胆琴心”是辩证统一的矛盾关系,既要看到“剑胆”中的利剑高悬、除恶扬善、维护正义的霹雳手段,又要看到“琴心”上的妩媚柔情、用心良苦、苦心孤诣的菩萨心肠,看似矛盾,实则统一。
“剑胆琴心”从某种角度讲也是一种工作方法,不能一味“剑胆”或一味“琴心”,要灵活运用。一味“剑胆”就容易出现碰撞、产生摩擦;一味“琴心”就无法阻止事态进一步恶化,让“利剑”形同虚设,隔靴搔痒甚至成为摆设。
如果说“剑胆”和“琴心”是两种不同的战术,那么就需要具体事情具体分析,该“剑胆”时就“剑胆”,该“琴心”时就“琴心”,分清敌我矛盾、内外矛盾、主次矛盾、急缓矛盾等等,从不同立场、角度、观点、层次、纬度、时机辩证客观分析,灵活机动运用。
剑与胆,琴与心都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许巍有一首歌唱道:“曾梦想仗剑走天涯,看一看世界的繁华……”剑在手,人的胆量也大了,胆量大了才能仗剑走天涯。心情好时方能弹出《春江花月夜》《高山流水》这样令人愉悦的名曲;心情糟糕,弹出的琴声自然会流露出哀婉凄凉、忧愁悲伤,正如白居易在《琵琶行》里写道:“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剑和琴属于外在的物质层面,胆和心属于内在的精神层面,物质是精神的基础,精神是物质的升华,物质与精神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在新时代背景下,我们需要构建二者良性互动的发展模式,既要夯实物质基础,又要提升精神境界,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相互协调、相互促进。
《襄阳日报》(2025年7月8日6版)
编辑:杨星
审核:罗安 终审:杨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