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晚报讯【全媒体记者赵亚丽 通讯员詹同春 王帅】“娃娃现在开朗多了,学习成绩也赶上来了,多亏了你们。”近日,襄州区检察院检察官在对未成年人司法救助对象回访时,被救助人小晴的爷爷难掩喜悦,一边翻找手机相册,一边激动地向检察官介绍孙女的转变。
小晴是一起刑事案件的受害人,家庭困难,与年近70岁的爷爷奶奶相依为命。案件带来的后续治疗费用让这个本就拮据的家庭雪上加霜。沉重的打击下,原本阳光开朗、成绩优异的小晴陷入心理困境,甚至一度产生辍学的念头。
去年9月,襄州区检察院未成年人检察部在办理这起案件时发现小晴需要救助的线索,随即移交控告申诉检察部门。办案检察官迅速行动,前往小晴家中和所在村委会走访调查。经核实,小晴系未成年人,其抚养人因年事已高缺乏抚养能力,符合家庭“特别困难”的情形。该院迅速启动司法救助程序。
考虑到小晴居住地偏远,且其爷爷奶奶行动不便、电话沟通效率低,为及时帮助小晴一家摆脱困境,检察官决定上门为小晴办理司法救助手续。
去年10月,检察官来到小晴家中,深入了解其实际困难与需求,并积极协调村委会开具相关证明材料。今年农历新年前,该笔救助金顺利交到小晴的爷爷奶奶手中。
救助金虽然为小晴一家解决了燃眉之急,但如何抚平她心灵的创伤、帮助她重新树立生活的信心,成了检察官最关心的事。“小晴之前成绩好,也懂事,现在一直想辍学。”从村委会工作人员口中了解到情况后,办案检察官多次联合专业心理咨询师对小晴开展心理疏导,引导她解开心结,早日融入校园生活。
为巩固司法救助成效,传递司法温度,今年5月30日,办案检察官深入辖区多个乡村,对未成年人司法救助对象家庭开展专项回访活动。在小晴家中,小晴的爷爷仔细讲述着救助金的使用情况,通过手机相册展示小晴如今的学习、生活状态。回访过程中,检察官认真记录小晴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新困难与新需求,为进一步优化救助流程、拓宽救助渠道、完善长期关怀机制积累实践经验。
《襄阳晚报》(2025年7月8日4版)
编辑:杨星
审核:罗安 终审:杨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