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晚报讯【全媒体记者闵佳 通讯员张曙】近日,老河口市法院仙人渡法庭法官刘丹凭借判后答疑这一举措,成功促使一起劳务纠纷当事人履行判决,实现案结事了人“和”。
2021年4月,吴某及其班组人员在钟某承包的工程项目中提供劳务。2022年1月项目完工后,双方结算,钟某尚欠吴某8万余元劳务费未付。吴某多次催款无果,向老河口市法院仙人渡法庭提起诉讼。
案件审理前,刘丹联系钟某尝试调解。钟某认可欠款事实,但对金额存在异议,双方未能达成一致。法庭明确争议焦点后开庭审理并作出判决。
判决送达后,钟某对判决结果不理解,提出疑问。刘丹耐心解释,指出钟某从发包方承接工程,交由吴某施工,与吴某形成劳务关系,因此,该由其支付吴某及其班组人员劳务费;钟某与发包方的资金问题可另案主张。
钟某接受了刘丹的解释,主动提出与吴某和解,并请求法庭协助。10天后双方在法庭再次协商,在刘丹的调解下达成和解协议,钟某一次性支付吴某8.3万元劳务费。
至此这起劳务纠纷案件圆满解决。
《襄阳晚报》(2025年7月8日5版)
编辑:杨星
审核:罗安 终审:杨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