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陈莉莉
最近气温持续走高,玩水成了不少市民消暑以及亲子娱乐的首选。7月8日,记者走访襄城、樊城、高新、襄州等地的多家游泳培训机构时看到,前来咨询给孩子报名学游泳的家长络绎不绝,几乎每个游泳馆都呈爆满状态。
泳池里会游了就能下河游吗?
记者采访发现,不少家长期待孩子学“泳”所成,甚至抱着“在泳池学会了就带孩子到江河里游”的打算。
对此,樊城人民广场警务平台副大队长刘新表示:“这样的想法很危险!”
双沟派出所副所长范永强也对家长的这一想法持否定态度。他说,泳池与江河、小溪、池塘等野外水域环境存在巨大差异,没有可比性。
两位民警不仅是有着30年游泳经验的游泳爱好者,而且多次在汉江以及唐白河中救起溺水者。他们详细介绍了室内泳池与野外水域游泳的区别。
室内泳池与野外水域
存在巨大差异
水温差异。室内泳池水温通常为26℃—30℃,属于恒温水域。而自然水域水温可能会很低,且不同区域温度不同。低温会导致人体肌肉紧张、体力消耗加快。
水流复杂性。室内泳池的水基本不会自己流动,属于“死水”。野外水域不仅水流速度、方向多变,还可能存在暗流、漩涡或漂浮物,突发的水流变化容易给游泳者带来危险。
视线障碍。室内泳池水质有着严格的标准,水质较清,而野外水域可能浑浊或能见度低,特别是晚上下水极易导致方向判断失误或呛水。
深浅度隐患。室内泳池深度固定,设有浅水区和深水区,给初学者与资深游泳爱好者不同选择。而野外水域深浅度难以把握,较为复杂。
对此,两位民警提醒广大市民,尤其是青少年,泳池与野外水域(如江河、湖泊)存在巨大差异,到野外水域游泳存在更大风险,即便在泳池学会了游泳也不建议到江河里游。
学会游泳后关键时刻能自救?
“我觉得孩子学会游泳后,关键时刻能自救。”在樊城区一家游泳培训机构,刘先生刚给孩子报完名。
一位游泳教练介绍,很多家长认为,只要孩子学会了游泳,在关键时刻就能自救。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江河湖泊与专业泳池相比,其危险性远超后者。在这些水域中,即使孩子擅长游泳,也可能面临生命危险。
此外,是否在专业救生员的监护下,以及是否配备了救生设备,都会对安全产生重要影响。哪怕是室内泳池,也离不开救生员的严密监视,以应对可能出现的紧急状况。因此,无论是否擅长游泳,任何人都有可能在水中发生危险。在水中活动时,所有人都应当时刻保持警惕,确保自身安全。
记者了解到,这个夏天,警方联合街道办事处、社区、消防部门不厌其烦地开展防溺水宣传,敲门入户、播放公益视频、悬挂横幅、设置“四个一”救生设备……目的只有一个,希望所有市民,尤其是青少年,将防溺水观念深深刻入脑中,践行于生活中。
《襄阳晚报》(2025年7月11日2版)
编辑:杨星
审核:金成岑 终审:王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