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日报讯(全媒体记者赵亚丽 通讯员何阳阳)“之前还担心社区矫正会让创业之路困难重重,现在检察官的指导让我明确了方向,也让我感受到了司法的温暖。”近日,正在接受社区矫正的大学生小李(化姓)听完南漳县检察院检察官量身定制的“创业法治指南”,对未来的创业之路充满信心。
小李曾因帮信罪在南漳县巡检镇司法所接受社区矫正。矫正期间,他因上学需求申请跨市县活动审批,获准在异地上学。如今他顺利毕业,正筹划与同学合作创办网络工作室,却因“社矫对象”的身份对创业前景充满顾虑。
7月11日,南漳县检察院刑事执行检察部门联合县司法局、属地派出所,深入巡检镇司法所对小李开展回访。在谈心谈话中,检察官敏锐捕捉到他的创业打算与潜在担忧,当即从法律视角为其进行全方位“法治体检”。
“签订合同时要小心,这些坑不要踩。”“从事互联网工作要时刻注意法律风险,不要因一时大意再次误入歧途。”对于小李的创业打算,检察官从法律角度对其经营中可能涉及的合同订立、知识产权及个人信息保护等问题进行全方位“法治体检”,系统梳理潜在法律风险,告诫其既要学法知法守法,也要用法律手段为自身创业保驾护航。
考虑到小李此前的跨市县活动审批即将到期,检察官还专门宣讲社区矫正法相关规定,明确告知:“若工作室业务拓展至外地,可依法申请跨市县活动审批;遇到法律难题,还可到检察机关在全县设立的检察‘服务站’‘联络点’咨询求助。”
“社区矫正可以帮助迷途者改正错误,重新融入社会。”南漳县检察院党组副书记、副检察长石忠联表示,该院将持续深化社区矫正监督职能,加强与司法行政机关的协作配合,在严格依法监督中融入司法温度,通过完善机制、创新方式、严守标准,把“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落到实处,助力社矫对象顺利回归社会、实现人生价值。
《襄阳日报》(2025年7月16日4版)
编辑:杨星
审核:罗安 终审:肖雨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