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热的七月

2025-07-29 09:30:02 来源:襄阳日报

杨光举

一进七月,天地间就像罩着一个巨大无比的蒸笼,热浪滚滚,酷暑难当。都市里,人们急匆匆地行走在大街小巷,依然大汗淋漓。在周末,都市人喜欢到城市边缘的农家乐游玩。然而,那毕竟是人造的乡村,算不上真正的乡村。

真正的乡村,需要劳作,需要耕耘,是一种体验,是一种生活。在山里的农村,远远望去,遮天蔽日的松柏下面,长眠着我们的先祖。绿意盎然的杏树梨树旁边,有土房三间,屋后青山环绕,门前小溪静静地流淌。这,就是九里川了;这,就是保康乡村的七月了。

晴天里的农村人,根本闲不住。早上和傍晚,农村人会赶着牛羊上坡,看着牛羊吃草,也有年轻后生夹着一本厚书,闲暇时看上几页,抑或手捧一支短笛吹上一曲。九点以后,牛羊便待在圈里悠闲地吃草纳凉,农人们却要去田间干活了。

农人们头戴一顶草帽,脚穿一双胶鞋,古铜色的脖子上搭一条发旧的毛巾,晶莹的汗珠从草帽里流淌下来。从田这头忙到田那头,又从田那头忙到田这头。到田埂边,他们抹一把汗,咕咚咕咚灌下一肚子泉水,小憩几分钟,望着偏西的日头,欣赏着自己的劳动成果。他们仰着头,望着瓦蓝的天空,感激太阳对他们的恩赐,忍不住发出一声感叹:“好天气啊!”

夜幕降临了,这是农民最惬意的时候。晚饭后,女人们忙着洗漱,孩子们在月光下玩耍嬉戏,男人们则光着膀子,斜倚在门前大核桃树下的青石板上,吹着山风,悠闲自在地吸着烟,数着天上的星。等女人们忙罢了,便有一句没一句地聊些柴米油盐酱醋茶的闲话,直到草上凝了露水才回屋睡觉。

夜深了,起风了,早上下雨了。雨水如线,风过处,丝丝清凉。远山雾蒙蒙的,每片树叶上都有一两滴水珠,旧的水珠滚落下去,新的又从天上掉下来。门口的小溪里,涓涓清流唱着欢快的调子;远处,悬挂在峭壁上的那条银白色的瀑布咆哮起来了,像阵阵的风吹过松林,像叠叠的浪涌上岸滩……

七月的天气瞬息万变,一阵狂风,几个闪电,往往就“孕育”着一场暴雨。一沟之隔,沟这边大雨倾盆,沟那边却干得“冒烟”。

暴雨过后,一条彩虹横跨在天空,如同一座七彩的桥。天空干净得像用清水洗过一样,空气里带着泥土的气息,鸟儿在山林里拍打着翅膀,知了扯着嗓子一声赶一声地鸣叫。

哦,这最美的乡村七月!

《襄阳日报》(2025年7月29日5版)

编辑:杨星

审核:李云飞 终审:王婷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