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赵亚丽 通讯员邱天 尹周航
南漳县公安局物证室内,十余台电脑主机、二十余部手机和成捆的电话卡摆在桌上。这些看似普通的电子设备,背后藏着一个利用AI换脸技术侵犯公民个人信息、为诈骗集团“输血供粮”的犯罪网络。今年4月,这起由南漳县检察院提起公诉的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案宣判,3名被告人分别获刑一年至一年八个月。
00后跌入犯罪深渊
去年5月,南漳县公安局接到广州市公安机关移交的一条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线索。根据线索,南漳县公安局找到了涉嫌利用AI技术合成人脸动态视频的陈飞。
陈飞是一名00后,原本靠打游戏、做代练谋生,因对AI换脸技术感兴趣,自学相关技能并在网上发布作品。很快,有人联系他制作用于电话卡实名认证的AI合成人脸动态视频。在利益诱惑下,明知可能违法的陈飞接下“订单”,迈出犯罪第一步。
随着侦查深入,一条“技术+物流”的新型犯罪链浮出水面:陈飞和肖强等人从网络黑市非法获取大量公民高清身份证照片,利用AI换脸工具制成包含眨眼、张嘴等活体动作的动态视频,辅以无人直播插件骗过电信运营商人脸核验系统,非法激活电话卡;另一团伙成员通过电商平台批量购买电话卡,利用快递中途改址或专人转寄等方式“洗白”运输痕迹;秦海则当起“中间商”,把激活的电话卡以450元到550元一张的价格卖给卡商,最终流入诈骗团伙手中。
“整个团伙分工明确,像一条高效生产线。”承办检察官赵小霞介绍,技术组制作“人脸通行证”,物流组“洗白”痕迹,秦海则作为“枢纽”连接买卖双方,串联整条犯罪链。经查,仅一年时间,该团伙就激活贩卖电话卡368张,造成群众财产损失超600万元。警方在陈飞电脑中查获1098条身份证信息及百余张电话卡,经国家反诈平台比对,其中23张卡直接关联35起诈骗案,涉案金额达293万元。
检警联手锁定关键证据
面对犯罪团伙使用境外加密聊天软件联络、虚拟货币交易结算等反侦查手段,南漳县检察院提前介入案件侦办,与公安机关协同攻坚。
在电子证据固定上,检察机关引导对查扣的20余台电子设备展开三重勘验,提取加密聊天记录、复原AI操作痕迹、追踪虚拟货币流向,构建起完整证据闭环。针对3名犯罪嫌疑人“不知情”的辩解,检察官从破解的聊天记录中找到关键证据:秦海曾向同伙炫耀“因帮信罪坐过牢”的前科,陈飞在取保候审期间仍顶风作案,清晰证明其主观明知的犯罪故意。
为证实技术帮助与诈骗结果的关联性,检察官列出23项补充侦查提纲,通过国家反诈平台对涉案电话卡逐张比对,锁定54张卡直接用于实施诈骗,将上游技术帮助行为与下游诈骗造成的巨额损失紧密关联。同时,检察官在审查中发现李某某、华某某等同案漏犯线索后,检察机关依法监督公安机关追诉,力求彻底摧毁犯罪网络。
守好数字时代
群众“脸面”安全
本案查获的1183张身份证照片大多源于网络泄露。“这些身份证照片一旦被用AI技术激活电话卡,就成了诈骗工具。”承办检察官解释,诈骗分子用这些“实名”电话卡冒充客服、公检法人员,实施精准诈骗,让人难以防范。
最终,陈飞被判有期徒刑一年二个月,罚金五千元;肖强被判有期徒刑一年,罚金五千元;秦海被判有期徒刑一年八个月,罚金一万元。涉案工具和违法所得被依法处理。
“此案是司法机关应对数字时代犯罪挑战、保护群众‘脸面’安全的生动实践。”参与旁听的人民监督员评价道。针对此类新型犯罪,南漳县检察院向通信管理部门发出检察建议,推动升级电话卡实名认证系统,强化动态人脸防伪检测能力,从源头堵塞漏洞。同时,他们深入社区、学校播放防诈微视频,揭露AI换脸犯罪手法。
检察官提醒广大市民,要保护好个人身份信息,切勿随意上传手持身份证照片或视频,对要求视频认证的陌生链接保持高度警惕;定期通过运营商官方渠道查询名下电话卡,发现信息被冒用或遭遇可疑诈骗,及时保留证据并报警。
(文中当事人均为化名)
《襄阳晚报》(2025年7月30日3版)
编辑:王鑫
审核:黄金丽 终审:肖雨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