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江网评论员 龚樊 (襄阳市樊城区清河口街道清河桥社区)
2025年初夏,襄阳全城掀起一场特殊的寻人行动——寻找一位五年前载过湖北鹏展显示科技有限公司项目团队的出租车女司机。这场跨越时空的寻人,不仅是对一位普通市民的致谢,更折射出城市发展中不可忽视的民间力量。
故事要从2020年盛夏说起。当时,鹏展显示董事长孙天卓正为中西部投资选址考察,团队抵达襄阳东津新区后搭乘了这位女司机的出租车。途中,女司机如数家珍地介绍家乡变化:“您看这东津,五年前还是庄稼地,现在塔吊林立,光是科技园区就建了三个。”她指着窗外热火朝天的建设场景,言语间流露的自豪感深深感染了考察团成员。据孙天卓事后回忆,正是女司机那句“咱襄阳人,人人都是城市名片”,让他对这座城市产生浓厚兴趣。考察结束次周,他便专程返回东津新区,详细了解产业规划与政策支持。
这种由市民自发传递的城市自信,最终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经济成果。2021年,鹏展显示投资5亿元的显示模组生产基地落户襄阳,五年间总产值突破14亿元,带动形成包含12家配套企业的产业集群。东津新区招商局提供的数据显示,该项目直接创造就业岗位1200个,间接带动上下游就业超5000人。更深远的影响在于,鹏展显示的示范效应吸引三家关联企业跟进投资,使襄阳在新型显示领域形成完整产业链。
女司机的“家常话”为何能产生如此效应?这背后是襄阳近年来持续推进的“市民素养提升工程”。据市文明办统计,通过开展“千场百姓宣讲”“万名市民看襄阳”等活动,市民对城市发展的认知度从2018年的63%提升至2024年的91%。正如市委书记在2024年城市发展大会上强调:“每个市民都是城市代言人,他们的每一句赞美都是最好的招商广告。”这种全民参与的城市建设理念,让襄阳连续三年入选“中国最具投资吸引力城市”前十名。
从经济学视角观察,市民的城市认同感具有显著的经济外溢效应。北京大学城市发展研究院2024年研究报告显示,市民自豪感每提升1个百分点,城市招商成功率可增加0.8%。在襄阳的案例中,女司机看似随意地介绍,实则是城市发展成果的生动注脚——东津新区五年间GDP增长215%,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翻两番,这些硬实力通过市民的口口相传,转化为最具说服力的“软广告”。
当前,这场寻人行动已超越事件本身,成为城市营销的经典案例。截至2025年7月,全网相关话题阅读量突破3.2亿次,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焦点访谈》栏目专门制作专题报道。更深远的意义在于,它揭示了现代城市发展的新逻辑:当政府规划与民间力量形成共振,当顶层设计与基层智慧相互激荡,城市发展便获得最持久的动力源。
那位尚未找到的女司机或许不会想到,自己的一次寻常对话,竟成为撬动城市发展的支点。这让我们看到,在宏大的城市叙事中,每个普通市民都是不可或缺的主角。他们的一个微笑、一句赞美、一次热情的介绍,都在为城市发展添砖加瓦。如今,襄阳街头巷尾仍在传颂这个温暖的故事,它像一面镜子,映照出城市发展的真谛——唯有让每个市民都成为城市发展的参与者、受益者、代言人,才能汇聚起照亮未来的璀璨星光。
站在“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回望,襄阳的实践为新型城镇化提供鲜活样本。当其他城市还在比拼政策优惠时,襄阳已通过激发市民内生动力,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之路。这场寻人行动终会落下帷幕,但它所点燃的城市自信之火,必将在更多人心头持续燃烧,照亮中国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
编辑:张紫悦
审核:黄金丽 终审:杨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