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晔
人民群众是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干部作风建设,最重要是要抓住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这个核心问题。”当前,全党正在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这是新征程上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深化全面从严治党、推进党的自我革命的战略举措。主题教育成效如何,党员干部的作风是否切实改进,要以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检验标准,让人民群众成为最终的“阅卷人”。
一、深刻理解作风问题核心是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
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决定了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驰而不息纠治“四风”,其核心要义在于破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等脱离群众的顽瘴痼疾,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作风建设的最终成效如何,人民群众最有发言权。
从历史维度看,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党员干部的作风实不实、正不正,群众感受最直接、最真切、最深刻。群众心头的那杆秤,是对党风政风最客观、最公正的度量衡。忽视群众感受,作风建设便如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历史反复证明,干部作风优良,则民心凝聚,事业兴旺;干部作风漂浮,则民心涣散、根基动摇。
二、以群众满意度检测作风建设“含金量”
党的作风就是党的形象。面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人民群众对党的作风建设的评判标准呈现出更为鲜明的时代特征。这就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必须主动对标群众期待,以更高标准锤炼作风。
政治坚定,在淬炼党性上固根本。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作风问题本质上是党性问题。评判党员干部作风的首要标准,是看其能否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始终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能否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立场坚定;能否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将忠诚、干净、担当融入血脉、见诸行动。
求真务实,在服务群众中见实效。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深化作风建设,最终要体现解决实际问题的成效。党员干部有没有真正把“实”字贯穿工作始终,群众感受最直接。求真务实,就是要杜绝一切“花架子”和“表面文章”,以钉钉子精神干实事、求实效。要实事求是,知行合一,既遵循事物发展规律,又能够以担当精神和过硬本领,切实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做到对上负责和对下负责相统一、言与行相一致。
清正廉洁,在严于律己中树形象。群众对干部队伍的信任,始于“清正”二字。党员干部的日常言行、社交往来、家风家教,都是群众心目中衡量党和政府公信力的“晴雨表”。只有始终保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在小事小节中守住廉洁底线,才能以“一尘不染”的正气筑牢作风建设的信仰根基,体现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持续曝光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典型案例,特别是涉及群众身边的“微腐败”和不正之风问题,正是回应群众关切,让群众可感可及的有效举措。
三、着力健全作风建设群众评判机制
“开门教育”是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重要要求之一。只有注重群众参与,接受群众监督,构建开放透明、便捷高效的群众评判机制,才能确保主题教育不走过场、作风建设取得实效。
深入一线倾听群众呼声。党员干部要主动深入基层一线,走进田间地头、工厂车间、社区网格,与群众面对面交流,倾听原汁原味的呼声。健全领导干部基层联系点、蹲点调研、群众接待日等制度,变“被动接访”为“主动走访”。推广“议事会”“恳谈会”等有效形式,让群众在熟悉的环境里畅所欲言,真正了解群众所思所想。
利用信息技术,拓展民意收集渠道。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打造线上线下融合的民意“直通车”。一方面,优化政府服务热线、网络问政平台、领导信箱等传统渠道,确保群众诉求件件有回应、事事有反馈。例如,一些地方利用大数据平台建立“民情地图”或“接诉即办”机制,快速响应并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有效提升了群众参与监督的效能。另一方面,探索运用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手段,对海量民生诉求信息进行分析研判,精准识别作风建设中的堵点、痛点和风险点,提升监督的预见性和精准度。
健全作风评价与运用机制。探索建立以群众满意度为核心的作风评价体系——在窗口单位、服务行业普遍开展群众满意度即时评价;在重大政策落实、民生项目实施后,组织受益群众进行专项评议;引入第三方机构独立开展作风满意度调查评估。将作风评价结果与干部考核评价、选拔任用、问责追责紧密挂钩,让群众“阅卷”的分数真正产生“指挥棒”效应,发挥导向和约束作用,倒逼党员干部廉洁从政、担当作为。
群众“阅卷”不是终点,而是作风建设常抓不懈、主题教育走深走实的起点。唯有始终将群众满意作为最高标准,将群众评判作为根本动力,才能让作风建设真正触及思想灵魂,让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转化为制度优势。当亿万群众的监督汇聚成作风建设的强大推动力,作风优良就成为服务人民、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具体行动和制度成果,成为筑牢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坚实根基。
(作者单位:湖北省委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党校)
《襄阳日报》(2025年8月1日6版)
编辑:周艺
审核:金成岑 终审:杨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