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学子圆梦大学 誓以所学回报家乡

2025-08-13 09:47:48 来源:襄阳晚报
龙馨玥和母亲

□全媒体首席记者李兴会 全媒体记者李素文 文/摄

长江大学录取通知书还没有焐热,18岁的南漳女孩龙馨玥,就再次被命运推向风口浪尖——父亲因热射病晕倒,躺在南漳县人民医院的重症监护室里,生死未卜。

8月7日,重症监护室外冰冷的椅子上,龙馨玥低着头,手指无意识地捻着衣角。过往的艰辛和那些温暖的片段,在她脑海里一幕幕闪过。

龙馨玥的成长之路,每一步都走得格外艰难。她出生前爷爷就已离世,母亲因精神疾病只能做点简单的家务,全家生计都压在父亲肩上。小学二年级时,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彻底击垮了这个家——父亲重伤,肇事司机逃逸。虽然亲戚们倾尽全力帮忙救治,父亲还是落下了严重的后遗症,神志不清,行动困难。初二那年,盼着她回家过生日的奶奶意外摔倒,身体一天天衰弱下去,最终在她高二时抱憾离世,没能亲眼看到孙女考上大学。

命运仿佛一次次把沙砾撒在她前行的路上。龙馨玥坦言,她也曾深陷自卑的泥沼。是那些没有血缘关系的亲人、师友伸出的援手,成了她黑暗中的光亮,支撑着她一步步向前走。

姑姑一家是她最坚实的依靠。姑父默默接过了家里的重担,姑姑则像妈妈一样,细致地照顾着她的生活。在南漳一中苦读的日子里,一位好心的姐姐无偿解决了她的住宿问题;班主任在她高考前焦虑不安时,一次次耐心开导,点燃了她心中的希望。“没有他们,我可能早就放弃了。”龙馨玥说。

带着众人的关爱和自己的努力,龙馨玥最终走进了高考考场,并如愿收到了长江大学的录取通知书。那一刻,泪水模糊了她的双眼:“这张通知书,不仅是我努力的证明,更是对所有帮过我的人最好的报答。”

走进龙馨玥位于南漳县九集镇九仙观村的家,眼前的情景令人心酸:一栋未完工的二层毛坯房里,几乎看不到像样的家具,只有邻居淘汰的旧沙发、别人送的旧电视机。最显眼的,是她房间里堆得整整齐齐的书。家里没有空调,只有两台吱呀作响的旧风扇;没有书桌,她平时就在一张小饭桌上学习;盖的被子还是一床旧棉絮。

但生活的窘迫并没有熄灭她眼里的光。面对困境,龙馨玥的眼神里透着倔强和希望。“困难不是绊脚石。”她的语气异常坚定,“它是我向命运挑战的起点。我相信,只要不认输,就一定能拼出个好未来。”

更让人心头一热的是她心底那份沉甸甸的感恩和责任。父亲出事后头脑不清醒,当年为盖房、治病借钱给他们的好心人,从未上门催过债。“可每一份恩情,我都记得清清楚楚。”龙馨玥郑重地说,“我会好好读书,等将来有能力了,一定要找到那些恩人,把爸爸欠的钱,一分不少地还回去。”

对于未来,这个18岁的姑娘有着清晰又朴实的打算:大学毕业后,她要回到南漳九集。“是家乡的水土养大了我,我的根在这里,需要我照顾的爸妈也在这里。”她希望能通过努力,在家乡找到一份体制内的工作,“这样既能守在父母身边尽孝,又能用我学到的东西,实实在在地回报那些曾经拉过我一把的人,为家乡出份力。”

从贫寒家庭艰难“破茧”,龙馨玥不仅用知识为自己打开了新天地,更怀揣着一颗自强、感恩、渴望反哺家乡的赤诚之心。她的故事,是一首坚韧的生命之歌,更是对人间大爱与责任担当最温暖的诠释。

在由襄阳融媒体中心、市慈善总会、襄州区民政局联合雲毅慈善基金会发起的“‘毅’起圆梦·百万托举”助学活动中,她获评“励志大学生”,获得5000元助学金。

《襄阳晚报》(2025年8月13日3版)

编辑:张紫悦

审核:李云飞 终审:肖雨蒙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