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江网评论员 杨恒祥(襄阳市樊城区屏襄门街道)
近日,全国暑期档票房持续火热,7月26日单日票房半天破亿的盛况,为文化市场再添一把火。在抗战胜利80周年的特殊节点,《南京照相馆》《东极岛》等主旋律影片掀起观影热潮,湖北襄阳则另辟蹊径,以《长安的荔枝》《国色芳华》等影视IP为支点,撬动文旅市场新蓝海。当银幕上的盛唐气象与千年古城的现实图景交织,襄阳正以“影视+文旅”的双向赋能,书写文化自信与城市发展的时代答卷。
文旅融合,让历史场景“活”成消费热土。电影《长安的荔枝》中,襄阳唐城的明德门、朱雀廊、东市西市,化作李善德转运荔枝的“历史舞台”,镜头扫过之处皆是盛唐气象。影片上映后,票房成绩斐然,更让唐城游客量大幅增长。周边汉服店订单激增,景区顺势推出“荔行天宝”集章活动,游客手持电影票
政策护航,以顶层设计托举基层实践。在湖北“文化创新战略”引领下,襄阳出台202
数字破局,用科技重构文旅体验边界。当《长安的荔枝》航拍镜头展现襄阳古城与阳春八甲仙湖的跨城美景时,数字技术早已打破时空限制。襄阳自贸区数字展馆的“云端沙盘”,让游客足不出户遍览三国文化;智谷产业园众多高新企业形成的数字集群,适配多部影片的特效需求。这种“线上种草、线下打卡”的模式,体现了科技为文化赋能的时代趋势。技术不是冰冷的工具,而是让文化“破圈”的桥梁。在数字化时代,利用科技手段可以让文化传播得更远、更广,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襄阳的文化。同时,数字技术也能为游客提供更加个性化、便捷化的旅游体验,提升文旅产业的竞争力。
从演唱会经济“燃爆”全城,到影视IP赋能深度游;从陈老巷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提升,到湖北交投海昌海洋探索馆的亲子打卡热,襄阳的文旅实践始终贯穿着一条主线——文化自信不是固守传统,而是以创新激活传统。当“荔行天宝”的集章本上盖满印章,当特色巴士穿梭于城市各个角落,民众的自豪感与参与感便化作最生动的文化注脚。这种“人人都是文化传播者”的格局,正是对“文化兴则国运兴”的最好诠释。
一粒盛唐荔枝穿越千年,滋养出襄阳文旅的勃勃生机;一张电影票根连通古今,映射着城市发展的无限可能。在湖北“支点建设”的战略框架下,襄阳以文化为支点,撬动的不仅是旅游市场的繁荣,更是新时代文化强省建设的基层样板。当更多城市以创新为笔、以自信为墨,定能在时代画卷上书写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让文化软实力成为高质量发展的硬支撑。
编辑:王鑫
审核:黄金丽 终审:王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