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江时评丨“和合襄韵”奏响现代化发展最强音

2025-08-20 16:05:40 来源:汉江网人阅读

汉江网评论员 杨恒祥(襄阳市樊城区屏襄门街道)

《人民日报》文章深刻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这一论断既是对历史规律的深刻总结,更是对未来发展的精准指引。在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国际形势风云变幻的当下,中国毅然选择以和合之道破局前行。湖北襄阳,作为中部崛起战略支点城市,正以区域协同的“黏合剂”、民生改善的“压舱石”、文化交融的“扩音器”三重角色,生动诠释着和平发展理念的深刻内涵,书写着属于自己的现代化奋进篇章。

区域协同的齿轮,唯有在和平环境中才能实现精密咬合、高效运转。2025年3月15日,襄荆高铁铺下最后一段钢轨,武汉、襄阳、宜昌“铁三角”正式迈入“1小时通勤圈”时代。这条承载着“九省通衢”升级使命的钢铁动脉,意义非凡。它不仅让鄂西柑橘当日可达江城餐桌,更促成了武汉光谷芯片与襄阳达安汽车检测中心的技术合作。区域协同,绝非简单的地理连接与资源叠加,而是在和平发展理念引领下,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深度融合。从“襄十随神”城市群共建到“襄南双城经济圈”联动,襄阳用高铁速度证明:在和平发展的康庄大道上,区域间摒弃零和博弈的陈旧思维,携手共进方能实现几何级增长。跨省物流成本因“二维码过卡”系统下降40%,市场主体用实际行动为和平发展投下信任票,这无疑是对和平发展推动区域协同发展的有力佐证。

民生改善的答卷,唯有在稳定土壤上才能高分作答、精彩呈现。2021年暑期暴雨冲击就业市场,襄阳人社部门迅速行动,开展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帮扶行动。通过举办直播招聘会,40家企业提供120个岗位,还为西南大学毕业生杨静芬精准对接湖北奥洁汽车公司。这座城市以“店小二”精神,将“治国有常,利民为本”的理念落到实处。民生是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和平稳定的环境为民生改善提供了坚实保障。2025年,闸口大虾一条街日均消耗5吨小龙虾,这热闹的夜经济烟火,是和平发展带来的民生温度。223家夜市摊主安心经营,“商户承诺制”下街区营收增长17%,这些数据背后是人民群众在和平稳定环境中生活质量的提升,是对和平发展成果的共享。

文化交融的魅力,唯有在开放胸襟中才能璀璨绽放、熠熠生辉。2025年春节“知音湖北·襄约欢喜过大年”活动期间,唐城景区《大唐倚梦》的华美乐章吸引着海内外游客,襄阳机场直飞香港、芽庄、曼谷的航线编织起空中丝路。从管家巷的“星光live音乐节”到北街的非遗文创冰箱贴,襄阳以“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的姿态,践行着“文明因交流而多彩”的真理。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在和平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不同文化相互交流、相互借鉴,能够丰富文化内涵,促进文化创新。当《汉水女神传说》歌舞剧在游轮上演绎,流动的不仅是艺术,更是和平发展理念的文化共鸣,是襄阳以开放包容姿态拥抱世界文化的生动体现。

站在襄阳古城墙远眺,汉江如练串联起古今。从诸葛亮“隆中对”的智慧谋略到隆中实验室的科创突破,从“三顾情”服务品牌到自贸片区的制度创新,襄阳始终在和平发展的轨道上笃定前行。堰河村用280块石头铺就生态致富路,尧治河村将废弃矿洞变成旅游热点,这不仅是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实践,更是中国式现代化对“天人合一”传统智慧的现代演绎。

中国式现代化的和平发展道路,在襄阳的实践中具象为高铁钢轨的延伸、夜市灯火的温暖、唐城歌舞的绚烂。这些生动场景印证着:和平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让老人能安享晚年、让孩子能接受优质教育、让创业者能追逐梦想的现实图景。襄阳自贸片区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87.1%,世界看到的不仅是一个城市的崛起,更是一个文明古国以和合之道破解发展难题的东方智慧。这条道路,终将通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光明未来,为全球发展提供中国方案、贡献中国力量。

编辑:罗安

审核:黄金丽 终审:王婷


编辑:罗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