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江时评丨稳岗补贴“及时雨”,浇灌企业发展花​

2025-08-28 15:04:25 来源:汉江网人阅读

汉江网评论员 易安然 (襄阳市融媒体中心)

在经济发展的浪潮中,企业如同逐浪前行的船只,时而会遭遇风浪的冲击。而近期,襄阳传来一则令人振奋的好消息:裁员率5.5%以内的企业可免申即享稳岗补贴,超1.1万家企业累计收到了8100余万元的补贴资金。这无疑是一场“及时雨”,精准地浇灌到企业发展的“土壤”中,让企业在前行的道路上更具底气。

从襄阳的举措来看,这是失业保险功能作用的一次有力彰显。失业保险,并不仅仅是失业后的“兜底保障”,更是预防失业、稳定就业的重要防线。襄阳依据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财政厅、税务局联合出台的政策,迅速开展大数据比对筛查,启动审核发放流程,将稳岗返还资金精准地送到符合条件的企业手中。这一过程中,大型企业按企业及其职工上年度实际缴纳失业保险费的30%返还,中小微企业按60%返还,如此“真金白银”的投入,直接减轻了企业的经济负担。企业可以将这笔资金用于缴纳社会保险费、职工生活补助、转岗培训等,每一项用途都与稳定岗位、促进企业发展息息相关。

对于企业而言,稳定岗位是发展的基石。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企业面临着诸多不确定性因素,原材料价格波动、市场需求变化等都可能影响企业的经营状况。在这种情况下,裁员或许是部分企业降低成本的选择之一,但这也可能带来技术流失、员工士气受挫等负面效应。而稳岗补贴政策的出台,给企业提供了另一种选择。像威能达动能科技公司,不仅没有裁员,还新招聘了员工,因此获得了稳岗返还资金。这一正一反的对比,充分体现了政策对企业行为的正向引导。企业在政策的激励下,更有动力去维持现有岗位,甚至积极拓展新的就业机会。据统计,襄阳收到补贴的1.1万余家企业共计稳定就业岗位24.3万个,这一庞大的数据直观地展现了稳岗补贴在稳定就业方面的显著成效,也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人力基础。

往大了说,这一政策也是在兜牢民生“安全网”。就业是民生之本,企业稳定岗位,直接关系到万千家庭的收入与生活。当企业因稳岗补贴得以维持运营,员工得以保住工作,背后的一个个家庭就能保持稳定的生活节奏。无论是员工每月按时领取的工资用于家庭日常开销,还是企业利用补贴开展技能培训提升员工能力,进而提高员工收入,都与民生福祉紧密相连。从这个角度看,稳岗补贴政策如同一张细密的“安全网”,将企业、员工与民生紧紧联系在一起,保障了社会经济秩序的稳定运行。

值得敲黑板的是,襄阳在全省首创稳岗返还免申即享改革模式,将“企业跑腿”变为“数据跑路”。企业无须提交繁琐的申请资料,就业部门通过筛查比对,直接将资金拨付至企业账户。这不是“拍脑袋创新”,背后是襄阳政府治理能力的升级。过去搞补贴,靠的是“企业申报+人工审核”,不仅效率低,还可能出现“人情户”“漏报户”。现在靠大数据比对,参保信息、裁员数据、企业规模全在系统里,该给谁、给多少,算法说了算,既杜绝了猫腻,又提高了效率。这种“数据跑路”代替“企业跑腿”的思路,其实是所有政务服务改革的范本:别总让群众和企业围着政府转,该让政府围着需求转。

当然,在点赞的同时,我们也期待政策能够持续完善、长期坚持。稳岗补贴不是一次性的“应急药”,而应成为常态化的“长效剂”。只有让企业形成稳定预期,知道只要不裁员就能得到支持,才能真正把“稳就业”的弦绷紧、把“保民生”的网织牢。同时,也希望各地能借鉴襄阳的经验,在经济发展面临挑战的当下,政府与企业更需携手同行,进一步优化政策流程,提高服务水平,让好政策发挥更大效用。

编辑:王鑫

审核:黄金丽 终审:王婷

编辑:王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