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江时评丨夜市支起“社保摊”,服务便民又高效

2025-08-28 15:08:33 来源:汉江网人阅读

汉江网评论员 周钰婷(襄阳市文学院)

华灯初上,夜幕降临。在襄阳樊城区泛悦城市广场,一个夜市摊位旁热闹非凡。这里“商品”琳琅满目,“城乡居保”“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等立牌一目了然,“摊主”襄阳市人社部门工作人员正耐心细致地向市民讲解社保政策、办理相关业务。“社保夜市”的创新举措,切实解决了群众“上班没空办、下班没处办”“老年人办事不方便”等27个突出难题。

2025年是湖北“干部素质提升年”,省委办公厅印发的《全省“干部素质提升年”实施方案》要求,开展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传统行动,推动干部为民情怀显著提升,“社保夜市”正是这一要求的具体实践。党员干部走出办公室,走进商圈广场、社区活动中心等处,将服务时间延长到傍晚6点至晚上9点,与群众面对面交流,倾听参保体验、收集改进建议,不仅是简单的时间延长和地点转换,更是干部深入群众、了解群众需求的具体表现,体现了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在基层的扎实践行。

“社保夜市”是襄阳推进“四下基层”行动的缩影。襄城区开展“解难题、稳增长、促发展”企业帮扶活动,截至目前已帮助78家企业破解134个难题,为企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保康县31名县级干部下访103次接待149名群众,用心倾听诉求、用力化解矛盾,推动从解决“一件事”向解决“一类事”转变;谷城县聚焦政务服务提质增效,本级1907项政务服务事项全部实现“最多跑一次”目标,90%以上的高频政务事项均可网上办结,让群众在“少跑腿、快办事”中真切感受到便利与温暖。这些遍布城乡的实践,将好事办实、实事办好,让“四下基层”更近民意、暖民心。

“四下基层”不是搭台唱戏图一时热闹,而是要真正把根扎在群众中间,以实打实的行动解决真问题,因此更需要守正笃实、久久为功。襄阳创新推行了“工作目标化、目标项目化、项目工程化、工程责任化、履责考核序位化”的“五化”闭环管理体系,激励党员干部沉到田间地头、走进车间班组、坐在群众炕头,把群众的“急难愁盼”当成自己的“心头大事”。就像“社保夜市”,没有华丽的排场,却用延长的服务时间、移动的办事窗口,让群众在茶余饭后就能把事办妥。这种“身入”更“心入”的姿态,杜绝了“走过场”“摆样子”的形式主义,既把事儿办好了,又获得了群众的认可和好评。

干部素质的提升,终究要落在为民服务的实效上。唯有始终把群众的事儿放在心头上,让服务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才能更好地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传统,让民生服务更有温度、民生福祉更有质感。

编辑:王鑫

审核:黄金丽 终审:王婷

编辑:王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