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江网评论员 龚樊(襄阳市樊城区清河口街道清河桥社区)
在湖北全力打造“光芯屏端网”万亿产业集群的征程中,今年3月,长飞光坊襄阳工业激光智能制造产业基地在襄阳东津新区正式建成投产。这束“光”的点亮,不仅为襄阳的产业发展增添了新动力,更成为东津新区高质量服务推动产业发展的生动写照。5个月来,东津新区以高效务实的服务,聚焦关键、疏通脉络、扩大辐射、精准引才,为这束“光”的持续绽放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长飞光坊襄阳基地投产之初,便遭遇了现实难题。高端激光设备制造急需的龙门铣精加工、特种焊接、精密涂装等本地化配套服务支撑不足。作为初来乍到的“新成员”,企业对本地配套资源“家底”不熟,精准对接困难,生产效率受影响,订单交付面临压力。企业的痛点,就是政府服务的着力点。东津新区产业基金办通过常态化走访了解情况后,迅速行动。服务专班深入全市摸排筛选,在某工业园区锁定了优质配套服务商。这场精准对接,不仅解了企业的燃眉之急,更成为一座坚实的桥梁,畅通了长飞光坊襄阳基地与襄阳本地众多上游原材料、零部件供应商的对接渠道。据企业反馈,此次对接后,原材料供应周期平均缩短了30%,生产成本降低了15%,企业扎根发展的根基得以稳固。
产业发展离不开市场的支撑。如何让先进的激光应用装备迅速在襄阳乃至更广阔的区域找到“用武之地”,成为长飞光坊襄阳基地面临的又一难题。当企业通过“企业诉求受理”系统表达开拓本地市场的想法后,服务专班迅速联合襄阳市重点产业服务中心,启动重点产业供需精准对接机制。服务专班仔细研究项目特点,综合考虑投资规模、技术路线契合度、潜在需求等因素,对全市近期开工的工业项目进行梳理分析,最终为长飞光坊襄阳基地遴选出16家合作前景广阔的重点对接对象。在精心组织与强力推动下,激光智造专场供需推介会成功举办,长飞光坊襄阳基地与万洲电气、湖北卓茂等襄阳本地企业成功“牵手”,达成激光装备采购合作意向。据统计,此次推介会后,企业本地订单量增长了40%,为企业的稳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第一资源。随着长飞光坊襄阳基地生产规模稳步扩大和订单量持续增长,对技术工人、工程师等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东津新区产业基金办急企业之所急,解人才之所盼,迅速制定系统化的组合服务方案。在安居方面,服务专班实地走访考察东津优质人才公寓项目,评估居住环境、租金水平及通勤便利性,并积极对接房源管理部门,争取政策支持,为企业员工开辟租赁“绿色通道”,简化入住流程。在引才方面,积极联动东津新区党群工作部、社会事务局等职能部门,多渠道发布精准招聘信息,覆盖机械、电气、自动化等专业领域,广纳四方英才。针对技术工人短缺的痛点,精准对接相关职业培训机构,探索构建“企业提需求、政府搭平台、机构定课程、定向输人才”的技能人才培养闭环机制。通过这一系列举措,企业人才短缺问题得到有效缓解,人岗适配率提高了25%。
东津新区高质量服务长飞光坊襄阳基地发展的实践,为我们展示了政府在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通过聚焦关键环节、扩大市场辐射、精准引才育才,政府与企业形成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推动了产业的腾飞。这束“光”不仅照亮了长飞光坊襄阳基地的发展道路,也为湖北“光芯屏端网”产业集群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相信在政府与企业的共同努力下,这束“光”必将越点越亮,照亮湖北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美好未来。
编辑:张紫悦
审核:黄金丽 终审:王雨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