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江时评 | 从“浪浪山”到“取经路”:青年干部的成长启示

2025-09-01 22:37:22 来源:汉江网人阅读

汉江网评论员 陆晓雨(太平镇

近期,国漫《浪浪山的小妖怪》凭借细腻的现实映射与深刻的精神内核火热出圈,不仅引发青中年群体的广泛共鸣,更成为映照当代青年干部成长轨迹的生动寓言。四个性格迥异、能力平平的小妖怪,从困守浪浪山的迷茫,到以“唐僧”名义踏上取经路的蜕变,其一路历经的挫折、诱惑与协作,恰似青年干部在干事创业征程中需跨越的关卡,字里行间皆藏成长智慧。

以勇气打破舒适区,在“闯”中拓新局

影片中的小野猪,三年未能考入“大王洞”的编制,困于一方天地,恰如许多人在现实困境中的缩影。它最终选择与癞蛤蟆结伴走出浪浪山,这一步的迈出,本身就是一种成功。这启示我们,人生的价值不在于始终停留在看似安全的“浪浪山”,而在于拥有走出大山的勇气。

对于青年干部而言,这种“破圈”精神尤为重要。部分青年干部刚步入岗位便陷入“躺平”误区,或是困于“内卷”内耗,将自己局限在熟悉的业务流程、固定的工作圈子里,怕出错、怕担责,不愿触碰改革前沿的“硬骨头”,不敢走进服务群众的“第一线”。但小野猪的经历告诉我们:成长从无“保险箱”,真正的进步永远在舒适区之外。拒绝墨守成规,敢于走出熟悉的业务领域和舒适圈,主动到改革发展的主战场、服务群众的第一线去经风雨、见世面。要明白,成功固然是努力的目标,但努力拼搏的过程本身即收获。走出去不一定成功,但不走出去,注定无法领略山外的广阔天地,实现人生的跃升。就像在一些基层工作中,青年干部如果一直局限于日常的文件处理、会议组织等常规事务,而不敢主动参与到乡村振兴项目推进、复杂信访问题化解等工作中,就很难真正提升自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难以在职业生涯中取得更大的突破。

以初心抵御诱惑,在“实”中筑根基

取经小队的初心,最初并非“降妖除魔”的担当,而是想靠假冒“唐僧”化缘走捷径,企图用虚假人设“镀金”证明自己。直到被天真的“小孩哥”戳穿伪装,他们才猛然醒悟:披着“唐僧”的戏服骗不来认可,踩着捷径走不出真正的“取经路”。从敷衍应付到主动练本领,从投机取巧到直面困难,打败作恶的黄鼠狼成为他们的“觉醒时刻”——唯有脚踏实地“修实功”,才能配得上“取经人”的称号。

作为青年干部,我们必须时刻叩问初心:考入公务员队伍,是为了人民的福祉,还是为一己的私利?进步的阶梯,应建立在为群众扎扎实实办成的每一件实事上,而不是建立在弄虚作假、精心算计的“伪装”上。一切脱离群众、华而不实的形式主义,都如同小妖怪们可笑的戏服,终将被群众雪亮的眼睛看穿。唯有将身子沉下去,把民心暖起来,用实干赢得信任,才能行稳致远,成为群众真心拥戴的“取经人”。

以团结补长短板,在“合”中共成长

小野猪、蛤蟆精、大猩猩、黄鼠狼,每个角色都能力平平、缺点明显。但正是这样一支“非主流”队伍,起初矛盾不断、协作混乱,却在一路磨合中学会了取长补短:大猩猩扛重物、蛤蟆精出主意、小野猪查细节、黄鼠狼探路况,最终从“一盘散沙”蜕变为“配合默契的正经队伍”。

这正是青年干部在团队中成长的关键逻辑。在一个单位或部门里,没有哪个人是“全能选手”:有的干部擅长文字撰写,却不擅长沟通协调;有的干部精通业务政策,却在应急处置上经验不足;有的干部有闯劲有想法,却在细节把控上有所欠缺。如果只盯着彼此的缺点,只会陷入“互相挑剔”的内耗;唯有以包容之心看长处,以协作之力补短板,才能形成“1+1>2”的合力。以大局为重,以事业为先,在团结协作中放大集体智慧,凝聚起干事创业的强大合力。

浪浪山小妖怪的故事,是一则关于成长、理想与奋斗的现代寓言。它启示每一位青年干部:既要拥有“走出浪浪山”的胆识,勇于破局;也要坚守“为民取真经”的初心,务实笃行;更要深谙“师徒团结”的智慧,协同共进。唯有如此,方能在新时代的“取经路”上,书写下无愧于人民和时代的青春篇章。

编辑:张紫悦

审核:黄金丽 终审:王雨婷

编辑:张紫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