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江时评 | 夯实底盘底气足,动能强劲向新程

2025-09-01 22:19:21 来源:汉江网人阅读

汉江网评论员 夏隆(襄城区尹集乡)

站在汉江之畔眺望,襄阳的发展轨迹愈发清晰。从老工业基地的转型突围到新能源赛道的异军突起,从交通节点的升级蝶变到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襄阳的“底气”从不是凭空而来的宣言,而是“底盘”越夯越实的必然;“势头”也从不是转瞬即逝的热度,而是“动能”越蓄越强的自然。

襄阳的底气,首先藏在产业升级的“筋骨”里。作为国家老工业基地,这里41个工业大类占39个的全链条优势,不是历史包袱,而是转型的“本钱”。2024年,襄阳经济总量突破6000亿元,稳居中西部非省会城市第一方阵,这份成绩单的背后,是传统产业“脱胎换骨”与新兴产业“破茧成蝶”的双重发力。新能源汽车领域最见“硬功夫”,东风纳米01以“小身材”闯大市场,2024年已出口德国、尼泊尔、智利、马来西亚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海外总销量超过1万辆;比亚迪30GWh动力电池项目满负荷运转,骆驼股份低压锂电池打入奔驰、宝马供应链,产值破4亿元。高端制造领域更显“真本事”:湖北航宇嘉泰为C919研制的座椅,已交付中国商飞;航天四院42所为神舟十八号研发的舱体密封件,经8万次疲劳试验仍性能稳定。从汽车零部件到航天材料,产业“底盘”越铸越硬,发展底气自然越攒越足。

襄阳的底气,也写在立体交通的“脉络”中。“七省通衢”的地理禀赋,在新时代被赋予了更丰富的内涵——这里早已不是简单的“过路站”,而是人流、物流、信息流的“转换中枢”,交通网络越密,资源流动越畅,发展底气就越厚。铁路网“越织越密”,浩吉、焦柳等4条干线在此交汇,襄荆高铁预计2025年内通车,届时襄阳至荆门仅需半小时,与武汉、重庆等城市形成“1.5小时经济圈”;襄阳水运线“越伸越远”,货轮从这里出发,沿汉江入长江,48小时可抵上海港,打通“通江达海”的物流动脉;航空网“越扩越广”:2024年襄阳刘集机场新增至曼谷国际航线,航空口岸临时开放获批,为“空中丝绸之路”再添新支点。

襄阳的底气,更浸在营商环境的“温度”里。2024年,企业感受最深的是“政策找企业”的便利:“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让150项服务提速增效,700项高频事项实现“掌上办”;“政策通”平台上线706项惠企事项,兑现资金7.78亿元,1.2万余家市场主体直接受益。对新赛道企业,襄阳“筑好巢引凤来”,引进新石器无人车、九识华中总部等40余个智能网联项目,让中日龙机械手臂、汇尔杰玄武岩纤维等“隐形冠军”安心扎根、快速成长。营商环境的“沃土”越沃,创新创造的“动能”就越涌,发展的“势头”自然越劲。

襄阳的底气,是2800多年建城史古城积淀的沉稳,更是新时代奋斗者“一锤一锤钉钉子”的扎实;发展的势头,是政策红利的释放,更是“一招一式练真功”的必然。随着“两资三能”工程的深入推进,襄阳这座城市必将以更实的底盘、更足的底气、更强的动能,在区域发展的浪潮中,书写“势头更劲、未来更兴”的新篇章。

编辑:张紫悦

审核:黄金丽 终审:王雨婷

编辑:张紫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