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江时评 | 枣阳桃子何以“桃之夭夭”

2025-09-01 22:18:20 来源:汉江网人阅读

汉江网评论员 李琦(襄阳市襄城区欧庙镇政府)

金秋的枣阳桃园,并非只有零落枝头的萧瑟。无人机掠过整齐的树冠,红外摄像头扫描着叶脉的营养数据;农技专家手持光谱仪,透过果皮测算糖分浓度;冷链车在田埂边等候,清晨采摘的鲜桃傍晚便能现身北上广的精品超市。这片土地上,桃农的汗珠与科技之光交汇,演绎着“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的现代传奇。

科技赋能,让传统桃业脱胎换骨。枣阳人深知,若只守着一把锄头两筐桃,终究难逃“果贱伤农”的宿命。于是航天育种基地里,卫星搭载的桃核孕育出抗病强、甜度高的“星空蜜”新品;数字果园中,智能滴灌系统依土壤湿度精准供水,节水量达三分之一,果径却增两成。最是那智慧分选线令人称奇,每颗桃过激光眼,糖度、霉心、瑕疵无所遁形,十二等级自动分流——入罐头的粗犷,做果切的精致,榨汁的丰腴,酿酒的醇厚。枣阳桃的身价,就在这科技淬炼中节节攀升,亩产收益跃升四倍,真正应了那句“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链条延伸,使果肉化身百变精灵。若说鲜桃是田园诗,深加工品便是交响乐。桃胶从前是林间废料,如今提取物成了高端面膜的黄金成分,美容坊里一克价胜黄金;桃核雕刻师傅的刻刀下,核舟记在微雕世界重生,文创店中一枚核雕可换百斤鲜桃;桃枝粉碎后培育菌菇,菌包又反哺桃林做有机肥,循环经济链上无废物。枣阳人笑言,如今一棵桃树从花到根皆可变现,连桃香都封入精油瓶,这哪里是果树,分明是摇钱树。

提质增效,品牌与文化双翼齐飞。“枣阳皇桃”不再只是地理标志,而是有身份证的贵族。每盒桃贴追溯码,扫码可见生长全周期,连施何种有机肥、经手哪位农艺师皆一目了然。更妙在文化赋能,桃木剑挂上非遗标签,成为祈福祥物;《桃花扇》改编实景剧,游客披汉服执团扇,桃林间演绎才子佳人;桃花节时,诗词擂台赛与电商直播同台,诗人吟诵“人面桃花相映红”,主播高呼“下单赠桃枝花束”。枣阳桃从此不再是简单水果,而是承载文化意象的精致礼品。

春来万亩花海如绯云坠地,摄影师架长炮捕捉“桃夭映汉城”的意境;夏至采摘园里亲子互动,孩童踮脚摘桃,果浆沾唇便笑弯眉眼;秋深桃胶采撷工坊开放,游客亲手割取琥珀凝脂,体验古法熬胶;冬临温室桃棚暖如三春,反季桃花映雪绽放,成就网红打卡奇景。枣阳人将田园变成舞台,让农耕升级体验经济,农旅融合年引流百万客,综合收入超果品本身三成。

昔人叹“无可奈何花落去”,今朝枣阳却让桃花落处尽生金。科技为舟,文化作帆,枣阳桃子的升值之路,正如汉江潮涌,奔流向海,永不停歇。

编辑:张紫悦

审核:黄金丽 终审:王雨婷

编辑:张紫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