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江时评 | 稳岗补贴稳就业,民生底色更鲜亮

2025-09-12 15:12:35 来源:汉江网人阅读

汉江网评论员 郭朴真(襄阳市退役军人事务局)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这一朴素的判断,在当前经济形势下更显其重。《湖北日报》近期报道的襄阳“稳岗补贴”政策,正是一项实实在在的惠民利企之举。截至2025年8月,全市已有1.1万家企业“免申即享”稳岗返还资金8100余万元,稳定就业岗位24.3万个。这不仅是一组提振信心的数据,更是这座城市以政策“活水”润泽企业、守护民生的生动写照。

政策好不好,关键在落实,核心在精准。襄阳的创新,体现在一套“免申即享”的服务机制上。它打通了税务、银行、人社等多部门数据,通过系统自动筛查、比对和拨付,企业无需申请,补贴直接到账。中国化学工程第六建设有限公司的人事主管李樊对此深有体会:“我们没跑一次腿,没填一张表,115.8万元就直接到账了。”这种“数据跑路”代替“企业跑腿”的做法,不仅减轻企业负担,更提高了纾困政策的到达率与实效性。

尤其值得肯定的是,该政策明显向中小微企业倾斜。它们规模虽小,却是吸纳就业的“毛细血管”。襄阳市对中小微企业按最高比例60%返还失业保险费,无疑是雪中送炭。襄州区某服装企业凭借4.2万元稳岗补贴完成了设备升级,留住了30多名熟练工,并顺利接下新订单。这正是“稳岗”与“扩岗”相结合,“输血”与“造血”并重的生动案例。更深远的影响,在于稳岗补贴所带来的连锁反应。武商超市襄阳分公司将38万元补贴用于员工技能培训、食堂改善和热水供应设备,让员工感受到企业的温度。一线员工待遇提升、工作环境改善,不仅留住了人,更留住了心。从宏观层面看,就业稳则收入稳,收入稳则消费旺。襄阳上半年GDP同比增长6.8%,背后正得益于这种“企业稳岗—就业稳定—消费回暖—经济复苏”的良性循环。

我们也应看到,好政策仍需持续打磨。一是进一步提升政策精准度,借助大数据动态监测企业用工变化,对接近裁员红线的企业早发现、早干预;二是强化职业技能培训,尤其要对接襄阳正在发力的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等产业,开展“订单式”培养;三是完善创业扶持体系,通过补贴、贷款、孵化基地等组合措施,鼓励创业带动就业;四是建立政策评估机制,定期追踪资金使用成效,让每分钱都花出效益。

就业的背后是民生,民生的背后是千家万户的悲欢。稳岗补贴看似是助企纾困的经济政策,实则是安民守心的社会政策。从汉江之畔到园区企业,从市场主体到普通劳动者,这项政策传递的是政府的温度与担当。我们期待,这样“精准直达、免申即享”的政策创新能更多一些,让更多企业和劳动者受益,共同筑牢民生发展的坚实基础。

编辑:张紫悦

审核:黄金丽 终审:金成岑

编辑:张紫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