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20名工人遭遇欠薪,企业缺乏一次性清偿能力

16年分期方案破工程合同纠纷僵局

2025-09-23 10:37:47 来源:襄阳晚报人阅读

襄阳晚报讯【全媒体记者闵佳 通讯员张余加】近日,南漳县人民法院与南漳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协同,成功调解一起历时多年的建设工程合同纠纷。通过创新采用16年分期履行方案,既保障了工人工资支付,也为困难企业赢得喘息之机。

2013年,乙建材公司将办公楼建设及装修工程分包给甲建筑公司。2015年工程竣工验收后,双方结算认定乙建材公司尚欠甲建筑公司工程款84万元。因该笔款项长期未付,导致甲建筑公司无力支付近20名工人工资,工人多次上门讨薪,矛盾逐渐升级。乙建材公司亦因经营陷入困境,缺乏一次性清偿能力。2025年夏天,甲建筑公司将乙建材公司诉至南漳县人民法院。

南漳县人民法院经研判认为,本案症结在于乙建材公司支付能力与甲建筑公司和工人急迫诉求之间存在现实冲突。若直接判决并强制执行,不仅程序耗时长、成本高,还可能致使乙建材公司破产,反而让工人债权落空。为此,南漳县人民法院引导双方先行诉前调解,并将案件移交至南漳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民商事调解委员会。该中心迅速响应,由法院派驻的退休法官全程指导。调解过程中,退休法官首先向双方释明相关法条及潜在法律后果,随后采取“背对背”沟通方式,分头梳理诉求、缓和对抗情绪。经多轮协商,乙建材公司认定义务,甲建筑公司也表示体谅,双方同意分期偿付。

最终,在退休法官主持下达成协议:乙建材公司先行支付4万元用于发放工人欠薪,剩余80万元分16年清偿。为赋予协议法律效力与强制执行力,双方共同申请司法确认。法院审查后,于当天作出裁定,明确若乙建材公司如未按约履行,甲建筑公司可直接申请强制执行。

本案通过诉前调解节省诉讼费用近3万元,避免企业破产及工人薪资问题恶化。据悉,2025年以来,该院已引导578起民商事纠纷进入综治中心调解,成功率达90%,平均解决周期较传统诉讼缩短45天。

《襄阳晚报》(2025年9月23日5版)

编辑:王鑫

审核:李云飞 终审:王婷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