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媒体记者 魏崴 实习生 张正阳
广大教育工作者长期默默耕耘,恒大名都小学副校长曾艳丽便是其中之一。她扎根教坛29年,25年担任班主任,足迹遍布偏远乡镇、新建校园,从普通教师逐步成长为教科研副校长,始终以赤子之心与创新实践践行教育责任。凭借扎实业绩,曾艳丽先后获评“湖北教研名师”“襄阳市名班主任”“襄阳市最美教师”,连续3年考核等次为“优秀”,获得市委组织部记功奖励。
初登讲台,曾艳丽面临“非专业教音乐”的挑战与学生质疑。曾艳丽不退缩,以校为家,苦练技艺,钻研乐理。功夫不负有心人,曾艳丽辅导的艺考生过线率超90%,以实力回应质疑,为广大青年教师树立“只要肯钻研,没有跨不过的坎”的成长标杆。
调任新建的恒大名都小学后,曾艳丽牵头成立教研小组,带领团队共享经验、共破难题。在她的推动下,学校教学团队构建起特色教学与评课模式。落实“双减”政策时,她优化作业设计,依据新课标打造“三问、三究、三评”课堂新模式,开展课前三问(疑问、反问、追问)、课中三究(自究、合究、研究)、课后三评(自评、互评、共评)。
曾艳丽坚持记录教学点滴,出版《树下》《遇见》《远方不远》等著作,从中提炼出可复制、可推广的教研团队培养与校本教研建设经验。教学中,曾艳丽形成以爱心温暖学生、以创新驱动教学、以欣赏助力成长的育人理念。班级管理中,曾艳丽推行“事事有人干”的模式,强化学生自主监督与协作,把习惯养成置于首位,带领学生编写上学歌、上课歌、卫生歌,让品行培养自然融入日常。
在家校沟通工作中,曾艳丽精心组建团结奉献的家委会与“智囊团”,切实凝聚家校育人合力。她还探索出“家教小分队”模式,依据家长工作性质、兴趣特长细分专业委员会,有效盘活家长资源。同时,她牵头打造“家本课程”体系,内容涵盖亲子共读、自然探索、科技馆研学等,成功将教育延伸至课堂之外。
创新育人形式是曾艳丽的鲜明特色。每学期,她策划“爸爸妈妈,我想对你说”等主题班队会,结合学生特点开展针对性家访,抓住教育契机为学生解困惑、引方向。同时,她通过每日晨读、阅读分享、亲子共读等活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担任恒大名都小学环宇校区副校长后,曾艳丽创新提出“文化浸润+活动育人”办学思路。她带领教师团队,将普通长廊打造成集文化传承、活动实践、心灵归属于一体的“立体育人空间”。她以“青蓝结对”助力青年教师成长,指导他们在全国、省、市教学大赛及论文评选中屡获佳绩。她还带领教师开展全员家访,用教育金句、诗词创作提振师生信心。
曾艳丽以行动诠释教育真谛,用热爱点燃希望、用坚守成就梦想、用创新引领未来。她的故事,既是扎根一线教育工作者的缩影,更是新时代教育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生动写照。
《襄阳日报》(2025年10月9日7版)
编辑:王鑫
审核:黄金丽 终审:职战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