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合并肝硬化的巨大肝肿瘤患者,手术切除犹如走钢丝,既要完整切除肿瘤,又要确保有足够的剩余肝体积以防止肝衰竭。近日,一位50岁的患者就在襄阳市中心医院遇到了这一治疗难题。
今年9月,患者在体检时发现肝脏上有一块巨大肿瘤,结合检查情况,考虑为原发性肝癌。通过询问病史,医生发现该患者多年前便患有乙肝,但他并未重视,直到近期体检后才发现已发展为肝硬化伴肝癌。
该院胆胰外科专家为该患者完善了肝脏增强CT和肝组织三维重建,结果发现其肿瘤主要位于右半肝,且体积巨大。右半肝由S5、S6、S7、S8四个肝段组成,若实施常规右半肝切除,那么剩余肝体积不足40%。对于不伴有肝硬化的患者来说,只要剩余肝体积大于30%便可安全进行手术,但由于肝硬化患者肝储备功能较正常人更低,术后易发生肝衰竭,为了安全考虑,剩余肝体积必须大于40%才能实施手术,这就意味着该患者不宜接受传统的右半肝切除术。
该院普外科主任廖晓锋、胆胰外科主任李晓刚共同阅片,发现该患者的肿瘤位于S5、S6、S8段,通过计算,若实施S5、S6、S8肝段切除,保留左半肝及S7段肝脏,剩余肝体积可以达到安全手术标准。但这种手术方式对医生的技术要求极高,必须在保证肿瘤完整切除的情况下精准保留S7段肝脏。
廖晓锋、李晓刚共同为该患者进行了手术。手术过程中,多学科团队借助3D荧光腹腔镜,荧光清晰地显示出了正常组织与肿瘤组织之间的界限,经过5个小时的鏖战,肿瘤组织被完整切除。术后,通过胆胰外科医护团队的快速康复(ERAS)流程,患者顺利出院。
专家提醒,在我国,绝大多数肝癌都是在乙肝、丙肝等病毒性肝炎导致的肝硬化基础上发生的。肝硬化是肝癌最重要的“土壤”,因此,慢性肝炎患者和肝硬化患者是肝癌的高危人群。对于此类患者,必须精确计算“剩余肝体积”,因为硬化的肝脏再生能力差,确保足够的功能肝组织是手术安全的关键。不过,手术再精准,也不如早发现、早治疗。
(白建伟)
《襄阳日报》(2025年10月24日6版)
编辑:张紫悦
审核:李云飞 终审:王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