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台相机拍到群体活动影像

中华斑羚现身保康

2025-10-27 09:54:38 来源:襄阳晚报人阅读

襄阳晚报讯【全媒体记者周建春 特约通讯员陈泉霖 通讯员张伟 宋德化】10月23日,湖北五道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在整理野外红外相机数据时,发现多台相机在不同季节拍摄到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中华斑羚的群体活动影像。从春意萌动到冬雪覆盖,这些被称为“岩壁舞者”的珍稀动物在保护区内留下了清晰的生态足迹,成为该区域生态保护成效的重要见证。

红外相机捕捉到的画面中,中华斑羚展现出独特的形态特征与卓越的攀岩能力。它们身披随季节变化的绒毛——夏季呈浅灰色,冬季转为深灰褐色,背部鲜明的黑色纵纹与喉部浅色斑块相映成趣,短直犄角在光影交错中若隐若现。尤其令人惊叹的是它们卓越的岩壁行走能力——尖蹄能精准嵌入岩缝,四肢在近乎垂直的崖壁间自如腾挪,即便仅容半足的岩石凸起也能成为它们稳健的立足点。

不同季节的影像系统记录了中华斑羚的行为节律。春季清晨,3只成年中华斑羚结群穿梭于针阔混交林,采食新生灌木嫩枝;盛夏时节,群体偏好在岩洞旁阴坡纳凉,母羚始终保持警戒姿态,幼羚则欢快跳跃于岩石之间;秋日午后,它们循着野果香气精准觅食,进食后还会细致梳理毛发;寒冬季节,斑羚群转移至向阳背风地带,通过集群协作刨雪觅食,群体活动频率显著提升。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影像中多次出现中华斑羚亲子互动场景——饮水时幼羚紧贴母羚身侧,行进途中母羚频频回首确认幼崽跟随,休憩时幼羚依偎在母羚怀中……这些珍贵画面不仅揭示了中华斑羚的社会行为特征,更展现了种群繁衍的旺盛生命力。作为对栖息地环境质量高度敏感的指示物种,中华斑羚的稳定出现直接反映了保康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

《襄阳晚报》(2025年10月27日1版)

编辑:王鑫

审核:罗安 终审:刘明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