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用词 精准表达

2025-10-30 10:12:45 来源:襄阳日报人阅读

宋晓薇 孙彤

语文新课标要求阅读文学作品时,要多角度揣摩品味经典的重要词句与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并分类整理此类词语。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的诸多经典篇目,正是践行这一要求的鲜活范本。以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经典篇目为例,可解锁精准用词与传情达意的关联,体会语言文字运用规律。

精准使用动词可让情感表达更准确。《秋天的怀念》中“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一句,“扑”“抓”“忍”三个动词看似寻常,结合语境却精准传情。这些动词虽无声,却饱含深情。

精准使用形容词可让情感呈现更形象。《秋天的怀念》中“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一句,其中“憔悴”既显母亲照料“我”的操劳,又暗示其病弱;“央求般”则尽显母亲盼儿子振作的恳切,不顾自身的模样。《散步》里“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一句,“金色”“整齐”“水波粼粼”既勾勒出初春的明媚生机,又衬托一家人散步的温暖愉悦。

精准使用副词可让情感传递更贴切。《秋天的怀念》中“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一句,“绝”将“没有想到”的程度拉满,“竟”凸显“诀别”的意外。两词精准体现“我”此前只顾自身感受、忽略母亲的状态,将后悔之情直抵读者。副词如隐形的尺,精准丈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及景致,贴切透露人物内心逻辑,传递丰富情感。

在一次片段描写训练中,一名学生最初写道:“今年秋季雨水多,连月不晴,我也被这无常天气折腾感冒了。妈妈得知后,转身走进厨房,用生姜为我煮了碗暖汤,督促我喝下,连续几天皆如此。”学完词语在文章中的用法后,该学生修改片段如下:“她疾步走入厨房,随即传来哗哗啦啦的流水声。她轻扬手腕、节奏分明地切姜片,很快,黄澄澄、薄如蝉翼的姜片便入了咕嘟咕嘟冒泡的水中。她又取红糖,舀一勺均匀搅拌,升腾的蒸汽渐渐模糊她的脸颊,我却清晰看见她眼底的温柔。”修改后的片段,比原文生动不少。

以精准用词传情达意,不仅是文字层面的语言运用,还是文学层面的语文实践,为文字与文学搭建起桥梁,这正体现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特点。

(作者单位:襄阳市诸葛亮中学教育集团)

《襄阳日报》(2025年10月30日7版)

编辑:王鑫

审核:李云飞 终审:职战新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