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陈莉莉 通讯员沈妮莎
“双十一”是购物狂欢节,市民需提防诈骗分子乘虚而入。11月10日,记者从樊城警方了解到,连日来,樊城警方连续发布多期“反诈日历”海报,以多起典型案例提醒广大市民,务必警惕以退款、发红包、刷单为名的电信诈骗陷阱。
虚假领奖+陌生链接+转账=诈骗
蒋女士今年58岁,家住乔营社区。10月18日,蒋女士接到QQ上陌生用户打来的语音电话,对方询问其之前有没有学习营养学课,并称现在有活动福利,可以免费领奖。
蒋女士此前一直通过网络关注营养学方面的知识,此次“客服来电”,她深信不疑。为了领奖,她根据对方提供的链接,在网址上输入自己的网银支付密码,结果非但无法领奖,卡内的6000余元还被对方骗走。
网购退款+陌生链接+转账=诈骗
10月4日,赵某在电商平台购买了一部手机。次日,她接到自称“客服”的来电,对方称订单存在异常,需要办理退款。赵某本来有些怀疑,但对方能准确说出订单号和收货地址,他便放松警惕。随后,对方向赵某发送一个“退款专用”链接,页面几乎与平台一致。赵某输入银行卡号、密码和验证码后,银行卡内的1.6万元瞬间被转走。赵某联系平台得知,正规退款均通过平台系统操作,钱款会自动原路返回,绝不会通过外部链接操作。
兼职刷单+小额返利+持续投入=诈骗
张女士家住铁路社区。10月13日,她偶然发现一个招聘做手工者的兼职广告。为了多一点收入,她根据广告提示下载“安讯通”APP。客服告知张女士,必须在指定网站上进行刷单,才能获取手工订单。为此,张女士按对方要求帮忙刷单,在对方发来的链接里购买了各类礼品卡,共计转账0.8万元后,依旧无法获得“兼职手工”订单,后续还被对方拉黑,张女士意识到被骗当即报警。
防骗=不点陌生链接+不转账+只走正规网购平台申请售后
“双十一”购物狂欢节后,消费者遇到最多的诈骗陷阱,都是接到自称“电商客服”或“平台商家”的电话、短信,以“商品质量问题”“订单异常”“包裹丢失”“系统故障导致支付失败”等为由,主动提出“退款”“理赔”“双倍赔偿”。但是,对方并不通过原有的网购商品链接操作,而是要求消费者额外添加好友,或发送陌生链接、二维码,让消费者点击操作,诱导其提供银行卡卡号、验证码,甚至直接要求转账,实施诈骗。
警方指出,除了“退款”,消费者使用手机上网娱乐的时候,经常会遇到各类主动找上门的“红包优惠”“中奖信息”等,这些骗局都是一个套路,陌生人主动要求添加好友,接着引导消费者下载陌生APP、点击陌生链接,进而输入电子账户号码以及支付密码,最终完成转账,骗走消费者钱财。
警方给出防范电信诈骗要点:要牢记不轻信陌生人,尤其是不要点击陌生链接,不要泄露支付密码,不要与人远程共享手机屏幕,不要转账。
建议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并开启预警功能,如遇可疑情况,请立即拨打96110反诈专线咨询。
《襄阳晚报》(2025年11月11日3版)
编辑:胡梦月
审核:金成岑 终审:王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