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童光辉 特约记者 阮班明 通讯员 陈渊 卢馨妤 文/图
穿行于316国道与乡间公路,新种植的花卉苗木生机盎然;治理后的北河水清岸绿,阳光轻点水面,波光粼粼;将军山村百亩羊肚菌基地里,村民忙着搭建大棚,播撒希望;正在建设的7公里精品示范路串珠成线,白墙黛瓦点缀其间,别具韵味……
谷城县石花镇锚定“打造中西部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样板镇”目标,以乡村振兴“四项行动”为抓手,推动城乡要素双向流动、公共服务普惠共享,一幅产业兴、百姓富、生态美的崭新画卷正徐徐铺展。
1 工业强镇,激活经济腾飞新引擎
石花镇始终坚持工业立镇、工业强镇理念不动摇,厚植重商亲商发展环境,以大抓工业的魄力,持续不断推动工业经济行稳致远。
11月上旬,记者走进杨溪湾工业园,智能铸造、绿色建材、纺织服装、新材料等主导产业迅猛发展,生产车间一派忙碌景象。
湖北谷城东华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创新研发的轻量化铸件工艺在行业内处于领先地位,订单排到年底,工人们铆足劲干活,月入近万元。
一路之隔的湖北石花酿酒股份有限公司智能化酿造中心热气腾腾,一排红色智能机器人格外引人注目,它们正在搅拌和投送酿酒原料,屏幕上实时显示各种参数,极大提高生产效率,开启了清香型白酒智能化酿造新时代。
今年以来,石花镇大力实施“两资三能”工程,用好国家“两重”“两新”政策,推动重点工业项目落地投产。
湖北德立机械有限公司是一家生产精密铸件的企业,通过盘活闲置厂房,新上了三条智能生产线,目前正在采购高端生产设备,不久将开机运行。
为夯实工业经济底盘,增强发展硬实力,石花镇积极开展“全域大招商、全民大服务、企业大转型”活动,营造一流的发展环境。
围绕招引新能源、新材料上下游企业,加速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依托东华机械、清源纺织等龙头企业,延伸智能铸造、纺织服装产业链条,提升集群协同作战能力。组建专班,提供全流程服务,统筹解决项目审批、用地、用工等问题。
据统计,“十四五”期间,石花镇引进76家重点企业,带动120余家上下游企业实现链条式发展;培育“四上企业”124家,在绿色家居、绿色建材、绿色包装等领域取得新突破。
2024年,石花镇入围“湖北省综合竞争力百强镇”阵营,排名第8位。该镇还先后荣获全国千强镇、中部百强镇、全国乡镇企业东西合作示范区等荣誉称号。
2 以城带乡,下好融合发展一盘棋
为发挥城乡枢纽作用,石花镇高水平编制与县域发展同频共振的城镇规划,全面提升“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综合承载能力,辐射带动周边区域协同发展。
建成杨溪湾工业园、平川工业园和中心城镇集聚区,实现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资源互通共享,引导产业向园区集聚、人口向城镇集中。
“以前在外面务工,现在回来,在工业园找了份工作,就近就业,旁边就是客运站、医院和学校,生活很方便。”在杨溪湾工业园上班的王先生憧憬着美好的生活。
按照“把镇区打造成景区,把家园打造成公园”的思路,石花镇先后建成了一批小景观、小游园、小广场、小公园,完善配套了休闲座椅、健身器材等设施。
“每天都有新变化,亲眼见证了乌黑的排水沟变成清澈的小溪流。现在,我住在楼房里,生活设施齐全,出门就是农耕公园,公交车也通到村里了。”苍苔街社区居民李女士欣喜地说。
为推动群众生产生活方式转变,石花镇主动作为,开展城乡环境整治大行动,投入上千万元疏通、净化北河和西河,让沿线15个村(社区)的面貌焕然一新。
如今,石花镇弱电入地项目正如火如荼推进,延绵数十公里;投资近亿元的石花水厂改扩建工程顺利推进,将解决10万余人饮水难题;在建的三馆四中心项目主体已完工,将填补镇区大型公共服务综合体的空白;北河岸边的中心公园建设提速,未来这里将成为群众休闲健身的绿色客厅;标准化的农贸市场已经投入使用,功能齐全,让“舌尖上的安全”更有保障。
3 一村一品,绘就全面振兴新图景
眼下,巩家湾村正组织农户对1200余亩桃园进行田间管理,修枝剪叶、松土追肥,农户们个个忙得热火朝天。
黄桃是该村的特色产业,现已形成“春季赏花、夏秋吃桃、冬季休闲”的经营模式,吸纳村民就近务工增收。
“桃子保质期短,卖不出去的时候急得团团转。今年,我们村通过电商直播,让桃子销往全国。”种桃大户王大爷乐呵呵地说。
为了不让黄桃滞销,巩家湾村党支部书记刘世军提前几个月与谷城县知名的电商直播团队对接。
“6月份,我们首次开启直播带货,1个小时售出6000多单,2万余斤桃子被抢购一空。”刘世军说,村民种桃的热情高涨,明年准备把桃园面积发展到2000亩,引进优质品种,提升黄桃的价值。
将军山村拥有肥沃的土地,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种植模式,走农文旅深度融合发展之路,建成千亩蔬菜基地、千亩油菜制种基地,首创的“石花飘葱”品牌享有盛名,产品供不应求。
“我们还针对不同客户的需求开发了将军山腐乳、北河冷水米、草滩咸鸭蛋等土特产,销量持续攀升。”该村党支部书记倪学锋说,今年又新上了大棚食用菌、红薯育苗等项目,优化农业产业结构,能吸纳周边500人就业,人均增收四五千元。
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石花镇因地制宜,打好“一村一品”特色牌,探索“土地流转+规模化种植”以及“企业兜底收购+农户与集体分成”等多种经营方式,让村集体能增收、村民能致富。
彪庙村的芍药、铁庙沟村的辣椒、殷畈村的冠梨,还有平川村的草莓、彭家岭村的蓝莓、黄家营村的麒麟瓜等各具特色的产业都已初具规模;“石花空心奎面”亮相央视《非遗里的中国》栏目,“石花酒”品牌荣获中华老字号称号,“霸王醉”被认定为湖北精品……乡村经济发展呈现出百花齐放的良好态势。
功能镇区托举便捷生活,和美乡村涵养淳朴乡风,实力产业增强腾飞引擎,美丽路网串联诗和远方。如今,石花镇正乘势而上,阔步前行,为打造中西部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样板镇接续奋斗。

大美石花镇。

户外郊游。

万亩红高粱直供酒企。

智能机器人辅助酿酒。

文化惠民活动。
《襄阳日报》(2025年11月13日6版)
编辑:王鑫
审核:李云飞 终审:职战新






